华盛顿邮报 The Post

小编点评:华盛顿邮报 The Post 看 BCS 的时候看的这部 看到 Jimmy 和 Todd 有点恍惚 言论自由永远来之不易 新闻业什么时候才能变好 1.政府权利与新闻自由的对抗 2.“捍卫出版权的唯一途径就是出版” 3.“新闻报道是历史的初稿” 纸媒时代——"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
梅丽尔·斯特里普,汤姆·汉克斯,莎拉·保罗森,鲍勃·奥登科克,崔西·莱茨,布莱德利·惠特福德,布鲁斯·格林伍德,马修·瑞斯,爱丽森·布里,凯莉·库恩,杰西·普莱蒙,大卫·克罗斯,扎克·伍兹,帕特·希利,约翰·鲁,里克·霍姆斯,菲利普·卡斯诺夫,杰茜·缪勒,斯塔克·桑德斯,迈克尔·西里尔·克赖顿,威尔·丹顿,迪尔德丽·罗夫乔,迈克尔·斯图巴
发行日期
2017-12-22(美国点映)
标签
华盛顿邮报 The Post

小编点评:华盛顿邮报 The Post

看 BCS 的时候看的这部
看到 Jimmy 和 Todd 有点恍惚
言论自由永远来之不易
新闻业什么时候才能变好

1.政府权利与新闻自由的对抗

2.“捍卫出版权的唯一途径就是出版”

3.“新闻报道是历史的初稿”

纸媒时代——”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not the governors”
如今媒体——流量至上!
梅姨和汤姆汉克斯飙戏看的过瘾

美式主旋律,真实事件改编。通过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一系列反思越战、揭露真相、批评政府(尤其是尼克松)、最终赢得政府控诉的历史事件,衬托美国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来之不易。可见美帝的民主也不是一直标榜的那么好。 梅丽尔•斯特里普(虽然是影后)的表演总觉得差点儿意思,汤姆•汉克斯也中规中矩。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作品的多元性还是很强的,这种历史、纪实、反思的主旋律电影比较适合他的风格。但跟他获奖的几部大作比,格局小了点儿。

电影还原了美国历史上一段关于“五角大楼文件”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沼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分别获得了美国国防部的内部机密文件—“五角大楼文件”,”,文件详细记录了从二战到1968年的20年里美国在海外的秘密活动,几任总统及高级政府官员对越战失败的悲观估计。
这些秘密文件一旦被发表,将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系列对美国公众的欺骗行为将公诸于天下⋯
还记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聚焦》吗?同样是讨论了新闻价值和新闻从业者职业操守和行业信念的话题,同样也是涉及真实事件和商业矛盾,但是在影片中却不难看出斯皮尔伯格强烈的个人风格。

如果一家报社没有了出版自由的权利,它早就已经不存在了。新闻应该为民服务,而不是为政府服务。
“维护新闻自由的方式就是出版”,publish,just do it .

保护出版的唯一方法就是出版,自由的出版,真实的出版。媒体服务于人民而不是政府,政府存在的意义就是服务于人民。我们活在一个“刻意编造”的到处是谎言的世界,他们以他们“高尚”的理由剥夺你认识世界,阅读世界,理解世界和享受世界的权利,更过分的是他们还要求你拥护他们。华盛顿邮报现在不属于我的父亲,我的丈夫,而属于我,而我的心向往着真相。

go!go publish!
凯瑟琳真的很勇敢!
一个长期被忽视,被贬低的人,能够用勇气赌上一切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真的很了不起!

7.9/10,对于这种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观影前需要做好一定的心理预期,不能对其戏剧性与冲突性抱有太多期望。在这种前提下,那就给它加多一分吧。很久之前看了开头看不下去,太多没有交代的人名出现在密密麻麻的对话中看得一头雾水。这次耐着性子看了下去才慢慢理顺了人物。排除价值观的宣扬与历史人物的美化,这样的媒体人确实是伟大的值得被记载的,真实生活中确实需要这种不惧强权的媒体人。不过从观影的角度来说,确实无聊了点。

虽然是工整的主旋律,但不妨碍它的好看,整部电影渐入佳境,越往后看越投入,因为是历史类电影,看的过程中也很担心自己因为太上头而忽视真实的历史。

看的过程中还是不由自主会拿它和《聚焦》做比较,比起上层大佬之间的高端博弈,我其实更爱后者聚焦普通记者的理想和责任。

2024.03.25(7.5)电影非常政治正确,既有对言论自由的声张,又通过具体情节展现了女性在职场中的困境和崛起,但政治正确有什么问题呢,正确的价值本就应该是正确的,“新闻报道是历史的初稿”让我很受打动。不过和《总统班底》相比,表演痕迹太重,梅姨和汤姆汉克斯都是很好的演员,但有些台词太直白了,太好莱坞了。电影的结局画面似曾相识,原来是水门事件直接跳转到《总统班底》开头了。

新闻自由永远伟大光明正确

ps没想到看见这么多熟悉的面孔 还有annie!

本片获第9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女主角提名。原来《华盛顿邮报》就是这么跟尼克松接下梁子的!你说,当初尼克松嫁女儿的时候不这么怼《邮报》,会不会最后也不至于落个“美国唯一一个被弹劾下台的总统”这个光荣称号呢?可笑的是,尼克松下台后我们还通过其女儿向其传达提供避难的邀请。都已经21世纪了,世上很多人还在将忠君和爱国画上等号。

so cool!新闻是它传播的是公正民主,他为民服务的不是为当权者服务的。
新闻/报纸,它是历史的新篇章!

即便斯氏煽情有点太煽,但高潮太强烈了。从kay做出let’s go的决定时,到各地报纸甩到桌上,再到影片最后的水门事件戛然而止,一气呵成!最后一个镜头与《总统班底》的第一个镜头一模一样,这何尝不是一种历史的继续书写呢!“捍卫媒体出版自由的唯一方式是出版。”什么时候这里才能明白这句话呢?每次看完这样的电影,振奋过后只剩失落。哎……梅姨的表演真的是高潮部分很好的开始,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如果说这片子有什么不好,那就是有点煽了后面,要是克制点就好了。//但整部电影的水平确实还是和《总统班底》很有点距离。

2018年的时候在凌晨四点的大巴车上看了个开头就因为头疼关了,今天再看。

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not the governor.

再次证明,对于这种传记类的电影,你必须非常熟悉和了解它的,故事背景之后,你才会看得很有感觉。看这部电影,如果了解美国的越战,还有华盛顿邮报的一些发家史的话,一定会看得热血沸腾,可惜我不了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整部电影还是能从头到尾的看完了,这得益于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功力和汤姆汉克斯的纯熟演技。

作为国人很难评,只能说……
学新闻学也挺好的

不至于面目全非,始于学习、忠于兴趣,两者搭配塑造阅读上的母语环境,做到有意义的输入,丰富自身的词汇、文法和语感
另一方面我会持续解封很多一百年前的报刊,集中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P5), 勾勒出一个日新月异、风起云涌的时代:科技生产的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看的我热泪盈眶。

美国的越战一开始的决策可能就是错误的,随着战争的深入,连决策者都知道打不赢,但为了国家的脸面仍然在苦苦坚持,让很多士兵无辜牺牲。获悉真相的媒体人,冒着被法律制裁的风险选择了将真相公之于众。媒体舆论引领民意走向,最终影响政府决策,这也是媒体的使命与价值所在,所以,言论自由格外重要。汉克斯与梅姨两大老戏骨联手奉献,演绎出了媒体人不屈不挠的风骨气节。

Because it reflected to me the sense that what was damaging to the reputation of a particular administration, a particular individual was, in itself, treason, which is very close to saying, “I am The State”.

3.5/5,太过匠气工整了些,工整到没什么惊喜,完全知道下一步怎么拍怎么发展 又怎么结束,没有回味的感觉。除了对新闻自由的捍卫,其实更让我触动的是Kay这个角色所承载的女性主义表达,之前并没有勇气自己做出抉择或者下意识的去退避做出抉择,当她真正意识到手握话语权“这是我的公司”的时候,完成了女性意识觉醒的蜕变,只有这一刻是有击中我的,我想在那个年代,她绝对是无数女性的某种力量

想看很久了但之前一直下不下来 周六的午后晒着难得的太阳看完的 还蛮不错 展现了新闻和政界之间微妙的关系 一群勤恳的新闻人齐心协力争分夺秒地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 这样的故事总是很振奋人心也展现了传统媒体的魅力 去年在DC和NYC分别看到了The Post和NYT的大楼 不知道他们身处现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是不是困难重重 里面还有挺多不错的quote:“捍卫出版自由的唯一方法就是出版”“将有损当权者名誉的行为视为叛国就好像是在说 我就是这个国家””新闻是历史的新篇章”

关于“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Pentagon Papers)的新片《The Post》,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与梅丽尔·斯特里普聚到了一起。斯皮尔伯格将作为导演与制片人身份参与制作,而影片的男女主角分别是汉克斯与梅姨。

这部吸引好莱坞三巨头首次合作的电影将在银幕上重现著名的“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1971年,一名国防部官员将美国政府卷入越南战争的机密文件通过《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曝光,而在文件公开之前,美国国防部曾试图阻挠文件的曝光并以失败告终。

“五角大楼文件”事件标志着尼克松领导的联邦政府名誉扫地的开始,随后爆发的水门事件直接导致尼克松政府倒台。

《The Post》的主人公为“五角大楼文件”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华盛顿邮报》的编辑本·布拉德利与出版人凯·格拉汉姆。汉克斯将饰演布拉德利,这个角色曾在讲述水门事件的经典影片《总…

(展开全部)

关于“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Pentagon Papers)的新片《The Post》,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与梅丽尔·斯特里普聚到了一起。斯皮尔伯格将作为导演与制片人身份参与制作,而影片的男女主角分别是汉克斯与梅姨。

这部吸引好莱坞三巨头首次合作的电影将在银幕上重现著名的“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1971年,一名国防部官员将美国政府卷入越南战争的机密文件通过《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曝光,而在文件公开之前,美国国防部曾试图阻挠文件的曝光并以失败告终。

“五角大楼文件”事件标志着尼克松领导的联邦政府名誉扫地的开始,随后爆发的水门事件直接导致尼克松政府倒台。

《The Post》的主人公为“五角大楼文件”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华盛顿邮报》的编辑本·布拉德利与出版人凯·格拉汉姆。汉克斯将饰演布拉德利,这个角色曾在讲述水门事件的经典影片《总统班底》中出现过,而格拉汉姆则由梅姨出演。斯皮尔伯格的安培林娱乐与20世纪福斯将共同负责融资制作。

影片是斯皮尔伯格与汉克斯的第五次银幕合作,斯导现在正忙于《玩家一号》的后期制作,《The Post》何时开始制作还是未知数。

相关电影

186 条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 头像
    恒星 投稿者

    有些东西感觉是为了表达什么而表达什么,那种急促紧迫感没感受到。

  • 头像
    重新开始 投稿者

    看 BCS 的时候看的这部看到 Jimmy 和 Todd 有点恍惚言论自由永远来之不易新闻业什么时候才能变好

  • 头像
    狮子苹果酱 投稿者

    新闻是为人民服务,不是为当权者服务的。

  • 头像
    一定成功 投稿者

    这样的题材又有关zz话题,能拍的还算吸引人很不错了。演员太出彩了。

  • 头像
    今非韩梦 投稿者

    1.政府权利与新闻自由的对抗2.“捍卫出版权的唯一途径就是出版”3.“新闻报道是历史的初稿”

  • 头像
    奔跑的小矿工 投稿者

    纸媒时代——”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not the governors”如今媒体——流量至上!梅姨和汤姆汉克斯飙戏看的过瘾

  • 头像
    不畏惧 投稿者

    汉克斯和梅姨的演技让人膜拜

  • 头像
    午夜梦回殇情 投稿者

    唉,出版自由。

  • 头像
    小雨啊 投稿者

    看老演员飙戏就是爽!

  • 头像
    呆槑 投稿者

    破坏某个执政政府或某个个人声誉是在叛国。这等于是说,我就是国家

  • 头像
    小鬼的老婆 投稿者

    重温,电影极度工整,但一气灌到底,维护了绝对的价值。恍如隔世,看《华盛顿邮报》五十多年前的故事,好像在看我们的一百年以后(一百年以后能这样吗?)。

  • 头像
    顶级吃货 投稿者

    我没文化,看不懂。

  • 头像
    又没问你 投稿者

    后半部分好然!

  • 头像
    你的余同学 投稿者

    无聊的

  • 头像
    蠢萌的二哈 投稿者

    电影还原了美国历史上一段关于“五角大楼文件”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沼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分别获得了美国国防部的内部机密文件—“五角大楼文件”,”,文件详细记录了从二战到1968年的20年里美国在海外的秘密活动,几任总统及高级政府官员对越战失败的悲观估计。这些秘密文件一旦被发表,将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系列对美国公众的欺骗行为将公诸于天下⋯还记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聚焦》吗?同样是讨论了新闻价值和新闻从业者职业操守和行业信念的话题,同样也是涉及真实事件和商业矛盾,但是在影片中却不难看出斯皮尔伯格强烈的个人风格。

  • 头像
    毛畅 投稿者

    好像是当年大一时老师推荐的影片,如今才终于点开看完。当年选这个专业时多少还是怀抱着一些新闻理想的,现在似乎已所剩无几了。只是,看的时候还是挺感动的,尤其是同意印刷时。free press🙏😢

  • 头像
    林慕熙 投稿者

    如果一家报社没有了出版自由的权利,它早就已经不存在了。新闻应该为民服务,而不是为政府服务。“维护新闻自由的方式就是出版”,publish,just do it .

  • 头像
    老兄 投稿者

    现在看新闻,有时候觉得没事了真可以报道咬打火机,最起码比哪些没时间没地点,开局找一找图,然后说不定都是电脑编出来的新闻有意思,要不就是各种引战最后你怎么看的,我当然是选择不看

  • 头像
    透视 投稿者

    看不懂,不懂欣赏吧大概

  • 头像
    洛晨夫子 投稿者

    【4】

  • 头像
    小许 投稿者

    所有媒体人放下了竞争团结一致很感人

  • 头像
    终于等到你 投稿者

    好zzzq的一个片子……给我整得没话说了。电影完成度挺高的,梅姨在出版前夜做决定的那场戏太精彩,一群龟怂的男人和一个屹立的女人。

  • 头像
    小北 投稿者

    一封献给新闻工作者的现实主义情书。真的很喜欢纸媒和打字机。

  • 头像
    奶油咖喱 投稿者

    好看

  • 头像
    石思琳 投稿者

    掩盖得很好,只不过是被群众推动得而已

  • 头像
    妮妮 投稿者

    “媒体服务与管理,而不是管理人员。”新闻自由与政府安全的斗争

  • 头像
    小小堇 投稿者

    这条路我们还要等多久

  • 头像
    投稿者

    过于工整的美式主旋律电影

  • 头像
    某宸 投稿者

    开国元勋制定了新闻自由,我们要守护它。新闻应该为了人民而不是为了gov

  • 头像
    心玲珑 投稿者

    go!go publish!凯瑟琳真的很勇敢!一个长期被忽视,被贬低的人,能够用勇气赌上一切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真的很了不起!

  • 头像
    天行健地势坤 投稿者

    电影《华盛顿邮报》在很多方面都做得不错,从这个充满辩论、几乎不掩饰其警示作用的故事,到有趣的时代片段,再到喧闹的报社奇闻。但它最令人满意的部分,是一则爱情故事,从每篇新闻的第一句到最后一句。

  • 头像
    刘慧芳 投稿者

    众星云集,所有一晃而过的面孔都是老熟人,但是这个片子实在是有点让人乏味…梅姨在这部里面可以说算是比较差的了,很多镜头都用力过猛,尤其是最后关头那一夜,那些抖动和颤音都感觉是在用力的表演…

  • 头像
    银狐川 投稿者

    振奋 沸腾 希望

  • 头像
    金慧婷 投稿者

    信息量很大,三权分立很先进以及梅姨表演很出众。上市后,在众女性的注视下进入祝席,胜诉后,又在众女性的注视下走出法院,斯导设计的femi细节

  • 头像
    地头力 投稿者

    如果一个国家连新闻自由出版自由都做不到的话那就不用再谈前途了

  • 头像
    蕙质兰心 投稿者

    电影还行,但邮报抹黑中国与之背道而驰

  • 头像
    山东鲜炖阿胶有限公司 投稿者

    头号玩家美国一向爱出幺蛾子,不把别的国家搅乱,是不会消停的,这部电影也不消停,看过之后更恼火

  • 头像
    冬至 投稿者

    事实证明,女性45岁也可以再就业并取得成功!最后梅姨走出法院被一群女性簇拥仰望的那一幕差点让我泪目。

  • 头像
    心妍贝海拾遗 投稿者

    新闻是为群众服务的

  • 头像
    赤水之后 投稿者

    一切权力都是通过斗争才得到的

  • 头像
    男人四十不惑 投稿者

    四平八稳。对权利的捍卫与对自由的追寻。女主演技很棒。

  • 头像
    西宁盛典 投稿者

    有一种看武则天对狄仁杰的既视感

  • 头像
    冷场 投稿者

    所以真相是什么呢某些媒体…

  • 头像
    墨之子 投稿者

    致敬守住最后的良知的新闻媒体人

  • 头像
    奕泽 投稿者

    越是在乎一个东西,这个东西越容易变成你的软肋

  • 头像
    流苏书包 投稿者

    不知道新闻学专业的同学会不会反复观看并牢记:新闻是为民服务,不是为当权者服务。很工整的一部影片,从头到尾都是冲奥的气质,虽然是美国的政治正确,但即使不了解这段历史也丝毫不影响情绪的带入。梅丽尔斯特里普这么一个角色更像是完成政治任务,发挥空间有限,我觉得没发挥到平时的7成功力。

  • 头像
    一个人 投稿者

    The power of news, the power of papers, the power of freedom of speech!

  • 头像
    老兵圈 投稿者

    资本家是的喉舌竟有如此实力

  • 头像
    流沙阿安 投稿者

    没有硝烟,没有枪炮声,但看得我热血沸腾。不需要激烈的吼叫,不需要夸张的动作,却时刻在对话中权衡着利弊,左右着局势的变化。梅姨演的Kay,有脆弱和犹豫,有坚定跟果决,乃大师风范。

  • 头像
    宁宁 投稿者

    虽然是工整的主旋律,但不妨碍它的好看,整部电影渐入佳境,越往后看越投入,因为是历史类电影,看的过程中也很担心自己因为太上头而忽视真实的历史。看的过程中还是不由自主会拿它和《聚焦》做比较,比起上层大佬之间的高端博弈,我其实更爱后者聚焦普通记者的理想和责任。

  • 头像
    六司令 投稿者

    新闻是服务于被统治者的,不是服务于统治者的—冲这个影片内核,就值五星。

  • 头像
    优尼斯洗地机 投稿者

    仅仅截取了“五角大楼文件”由纸媒曝光这一个部分,节奏明快舒适调度自如。 有点可惜的是:如果是角度更全(比如扩充尼克松/基辛格/兰德公司/司法部/政府律师团/联邦法院等等视角),哪怕是拍一套十集剧版,我都特别想看……

  • 头像
    真尖头 投稿者

    有点理解后40分钟对媒体人的冲击与绝望的点在哪里 如果新闻的原则是政权与人民的统一 那若遇此状况又该如何抉择 或者说还有抉择的可能与必要吗

  • 头像
    于红飞 投稿者

    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要学习这种能力

  • 头像
    酒中故里 投稿者

    梅姨”百变风格的演技,不愧为小金人女神

  • 头像
    淡抹青春 投稿者

    新闻自由.

  • 头像
    清新的早晨 投稿者

    很好看 梅姨逆袭做老板

  • 头像
    茶白 投稿者

    好电影。梅姨的演出,一开始的看似钝其实是稳,以及最后决断时的看似犹豫实则坚定。总之非常符合对此类人物的想像。

  • 头像
    佛系社交电商导师 投稿者

    《华盛顿邮报》不仅仅是一部讲述报纸背后故事的影片,它更是一部关于坚持、勇气和真相的力量的深度剖析。这部影片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新闻工作者在追求真理、揭示事实过程中的不易,以及他们为公众利益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 头像
    沙巴 投稿者

    The only way to protect publish is publish

  • 头像
    杜笃 投稿者

    2024年重看这个电影,本人不禁大胆发问,这算不算美利坚版的第二十条?(同样的国师大导、众星出演、主旋律题材,怎么不算呢?

  • 头像
    要减肥才行啊 投稿者

    美式八股文

  • 头像
    小虾 投稿者

    看了戴锦华老师的视频:每一句都是都是真的,但它不是全部真相。

  • 头像
    风随意和小刺猬 投稿者

    太工整了,以至于显得像说教

  • 头像
    狗子东 投稿者

    总感觉应该是看过了。但还是觉得很好,很完整很精细。

  • 头像
    刘振 投稿者

    节奏紧张,虽然知道结局,但还是跟着剧情走,重大事件后面的当事人,经历过的,远远超乎我们这些把重大事件当做闲聊谈资的普通人的想象。唯有通过影视作品,方可触及与体会

  • 头像
    起司猫吃橙子 投稿者

    汤姆克鲁斯的声音无比的清晰,和很好辨认,对于我这个欧美脸盲来说。

  • 头像
    潇湘 投稿者

    那时候还是一个新闻说真话的时代

  • 头像
    千江有水千江歌 投稿者

    捍卫媒体利益与精神的美式主旋律,我相信这应该是很多媒体人想看到的电影,但就是因为剧作太严整,感觉少了点什么

  • 头像
    十二 投稿者

    好困好困🥱

  • 头像
    晓秋傍晚声残月 投稿者

    看哭了,允许公正自由地为理想奋斗真的太酷了

  • 头像
    新七公政信 投稿者

    新闻自由永远伟大光明正确ps没想到看见这么多熟悉的面孔 还有annie!

  • 头像
    蜗哦 投稿者

    补标。

  • 头像
    创想无限 投稿者

    They all followed your lead and published the papers.

  • 头像
    小胖创业课堂 投稿者

    资本家想挣钱 绞尽脑汁报道真相也别贴金纸神马为了真相 民主 自由啥的 我就想跟美帝说 省省吧 我们早就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许久 忽悠你妹去吧!

  • 头像
    棉花糖 投稿者

    真相

  • 头像
    励志的七七 投稿者

    7.5。 2024年,美国从直接参战变成找代理人参战。对付影响言论管控的,从直接下禁令变成直接增加法律条款要求你强制售出

  • 头像
    小小的朗姆 投稿者

    美国人就是敢拍

  • 头像
    小悠 投稿者

    值得一看

  • 头像
    东方浪涛 投稿者

    好看!推荐!

  • 头像
    信息资讯 投稿者

    史蒂文 斯皮尔伯格…… 我合理的怀疑辛德勒的名单是否是他导演的影片而不是窃取……

  • 头像
    天医传承 投稿者

    海星,看巴老以前买过华盛顿邮报才看的电影,情节有点少

  • 头像
    秦晰 投稿者

    推荐推荐

  • 头像
    狂澜孤舟 投稿者

    好看,推荐观看。

  • 头像
    吴瘦子 投稿者

    整体来说还不错

  • 头像
    黄小利 投稿者

    这部影片非常的稳 推荐

  • 头像
    倩倩 投稿者

    早几年看过

  • 头像
    宜童自闭症学院 投稿者

    还原了历史五角大楼文件,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沼泽,国内反战情绪很高,对政府悲观失望

  • 头像
    塔罗师皎月 投稿者

    大学作为新闻学子专门看过,补档

  • 头像
    楚云深深 投稿者

    看完后让人深思,意识到言论自由的重要性。

  • 头像
    萌萌 投稿者

    斯皮尔伯格是那种永远规规矩矩总能考第三让你挑不出错的学生

  • 头像
    罗猪 投稿者

    so cool!新闻是它传播的是公正民主,他为民服务的不是为当权者服务的。新闻/报纸,它是历史的新篇章!

  • 头像
    啊国际经济 投稿者

    重温了一下,就是感觉人物好多,以前看的时候很乱,重新看的时候好多了

  • 头像
    投稿者

    没有硝烟的战争

  • 头像
    时光荏苒 投稿者

    又泪目了,自由之代价何其高昂,退缩一步都将前功尽弃

  • 头像
    姜万林 投稿者

    非常一般的主旋律电影,能看的原因主要是梅姨的表演

  • 头像
    反弹 投稿者

    追求事实,真相的路充满了困难险阻。

  • 头像
    莉莉分 投稿者

    差点看睡着

  • 头像
    江南春早 投稿者

    捍卫出版权的唯一办法就是出版,曾经美国最崇尚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现在都只能屈服于政治正确,这股浪潮不知何时才能结束

  • 头像
    五十小南瓜 投稿者

    当年在学校里熬夜看完的电影,剧情比较冗闷,是斯皮尔伯格少有的比较无趣的电影

  • 头像
    语嫣 投稿者

    這部的梅姨表演真好。

  • 头像
    总管三亿 投稿者

    2018年的时候在凌晨四点的大巴车上看了个开头就因为头疼关了,今天再看。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not the governor.

  • 头像
    晓勇 投稿者

    中规中矩

  • 头像
    王齐稳 投稿者

    过于理想主义的爱国宣传片,为了bob给三星

  • 头像
    普罗米修斯 投稿者

    新闻人该看,外行更该看。美国人该看,中国人更该看。民主国家该看,独裁国家更该看。所以五星!

  • 头像
    湫兮如风 投稿者

    新闻自由普法片

  • 头像
    舟中梦凝香 投稿者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 头像
    七冬 投稿者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政府指使我们什么可以发表什么不可以发表的世界里,那么我们认识的华盛顿邮报就已经不存在了。

  • 头像
    冯绍营 投稿者

    一般般

  • 头像
    菜菜 投稿者

    新闻自由,言论自由

  • 头像
    如是 投稿者

    有点乱,但挺好看的

  • 头像
    神马推广咚咚酱 投稿者

    咱们学新闻的主打的就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 头像
    啊帅帅帅 投稿者

    张弛有度的表演,张弛有度的拍摄。

  • 头像
    葛萌 投稿者

    7/10

  • 头像
    碧水蓝天 投稿者

    所谓出版自由

  • 头像
    烟台姜丽平 投稿者

    忘了

  • 头像
    海螺笔记 投稿者

    严肃新闻已死

  • 头像
    生命如此美好极其美好鲁玉英 投稿者

    【解说】建国之父给与了出版自由,是用来为国民造福,新闻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当权者服务

  • 头像
    廿一 投稿者

    精致样板戏

  • 头像
    梁华荣 投稿者

    “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not the governors.”工整的,好看的,值得的。

  • 头像
    笔花粥粥 投稿者

    再次证明,对于这种传记类的电影,你必须非常熟悉和了解它的,故事背景之后,你才会看得很有感觉。看这部电影,如果了解美国的越战,还有华盛顿邮报的一些发家史的话,一定会看得热血沸腾,可惜我不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整部电影还是能从头到尾的看完了,这得益于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功力和汤姆汉克斯的纯熟演技。

  • 头像
    蝈蝈王 投稿者

    不佳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_ 甚至不如铁娘子。 本人极度厌恶斯皮尔伯格这种搬弄是非 空洞无才的名利场老白男 他的电影不会保值 看的人也不会多有受益 相当于满江红之于张大国师

  • 头像
    我是云起 投稿者

    对新闻业肃然起敬

  • 头像
    小云朵 投稿者

    最喜欢kay从court走出来被女性簇拥的那一段

  • 头像
    蔚蓝 投稿者

    补标,2018.04.22写的评价: 这个月断断续续看完,基本没什么感觉了。

  • 头像
    旧时光丶 投稿者

    DBXD,请您检阅!

  • 头像
    寄于心 投稿者

    好像侮辱他就是盼国,好像他就是国家。看的时候一直在想,搞明白越南几次战争的原因就会明白普通人该如何面对国家主义,什么是正义战争。

  • 头像
    入戏太深吻你 投稿者

    四平八稳到了吓人的程度😂

  • 头像
    开心芳芳 投稿者

    确实中规中矩

  • 头像
    一只爱偷懒的猫 投稿者

    拍摄工整、审美上乘、节奏鲜明、情怀至深

  • 头像
    小涛 投稿者

    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not the governors. /(中文版:人民曰报日人民)// (当前8.3分)

  • 头像
    能取个帅气的昵称不 投稿者

  • 头像
    鲁环设备 投稿者

    自由

  • 头像
    星若 投稿者

    媒体的任务就是要传播真的声音,不畏强权的压迫,勇于把真相大白于天下。

  • 头像
    自由网络王鹏 投稿者

    作为国人很难评,只能说……学新闻学也挺好的

  • 头像
    北京天医学堂 投稿者

    不至于面目全非,始于学习、忠于兴趣,两者搭配塑造阅读上的母语环境,做到有意义的输入,丰富自身的词汇、文法和语感另一方面我会持续解封很多一百年前的报刊,集中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P5), 勾勒出一个日新月异、风起云涌的时代:科技生产的

  • 头像
    勇敢鸭鸭 投稿者

    21:55,25/2/2024

  • 头像
    辛迪创业教练 投稿者

    对美国人民的启示是尽可能不要让任何名词与人民、国家画上等号。对美国总统的启示是尽可能在宣传上让自己与人民、国家画上等号。

  • 头像
    寜寜儿 投稿者

    彩蛋注意⚠️:要是電影中的Wash Post內有一個非裔爆炸頭女性,那麼就要注意了 —— 可能那角色就是Janet Cooke

  • 头像
    木水 投稿者

    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not the governors.

  • 头像
    爱中医的小可爱 投稿者

    新闻自由的胜利

  • 头像
    高中本科艺术留学百科 投稿者

    电影内容可以,演员演技也还行。可以看看!

  • 头像
    汉堡鸡肉卷 投稿者

    电影采用纪录片和录音的色彩和方式,给这段真实的故事增添了许多历史意义

  • 头像
    云袋物联 投稿者

    华盛顿邮报一个弱小夫人主办的地方小报真实报道越战的政府丑闻,冒着坐牢的风险。新闻是为人民而不是为政府服务。这是震耳之言,告诉你什么是新闻自由,电影看的心潮澎湃,这个最高法院投票裁决是亮点,不受总统和政府的操控,牛逼。

  • 头像
    麦思展览 投稿者

    美国当权者是不会接受历史教训的。

  • 头像
    欧阳剑 投稿者

    女主演得非常棒 故事也讲得很不错 自由言论和政治权势的斗争 从怀疑 犹豫 到自信 坚定 正向温暖的力量

  • 头像
    的防丢绳 投稿者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看的我热泪盈眶。

  • 头像
    兰若 投稿者

    前半段平铺直叙,后半段节奏逐渐紧凑。四平八稳,中间还隐藏着一条女性崛起的线。不得再次感叹斯皮尔伯格的大师水平。“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媒体应该服务于被统治者而非被服务于统治者”不能不让人感动!

  • 头像
    投稿者

    有一种常见的电视剧套路叫做“亲家是世仇”

  • 头像
    咕叽的小世界 投稿者

    回顾了一下为什么学新闻,以及为什么放弃搞新闻,擦干眼泪明天上班继续歌颂

  • 头像
    棒棒糖 投稿者

    “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not the governor.”

  • 头像
    偶然 投稿者

    最后对这个案件定论的一席话,泪目。

  • 头像
    热门看点 投稿者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 头像
    图文并图文 投稿者

    蛮好的,我承认确实被电影感染到了,民主,自由,平等,是我们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

  • 头像
    恒大大 投稿者

    印刷 好帅气

  • 头像
    阿锋 投稿者

    媒体人拼尽全力争取…民众的大力支持…新闻自由才得以实现…

  • 头像
    漫纯 投稿者

    还挺神奇的,一样是主线清晰中规中矩政治正确的真人真事改编,这部片却振奋得很讨人喜欢。大概还是对报道自由,女性崛起和何为真正的爱国大家都有话要说吧。

  • 头像
    有荣进口家具 投稿者

    没点阅历还真看不下去

  • 头像
    今天还是很喜欢千玺 投稿者

    怀疑编剧在Trump当选之夜就已经动笔了,否则怎么会这么快地弄一个既讲新闻自由,又插入赞扬强大女性的电影呢?虽然一切都像套公式一样眼熟,政治目的也非常明显,但实在是非常佩服自由派依靠电影煽动情绪的能力,准确踩点毫不马虎,就算不了解当时事件也完全不影响被感动。就是NYT略躺枪了…

  • 头像
    柠檬之都 投稿者

    节奏真好

  • 头像
    卡列尼娜烬燃 投稿者

    扎实紧凑的流水账 以前爱看现在觉得同类片太多了很无趣 七分

  • 头像
    带娃日记 投稿者

    新闻自由是媒体人的理想

  • 头像
    豌豆公主粑粑 投稿者

    很工整的媒体人教科书式级别电影,节奏紧凑,镜头和台词运用到位,梅姨说这不是我父亲的公司也不是我丈夫的公司,这是我的公司,是霸气的开始。坚持出版业媒体人的初心,不管成败都值得尊敬。

  • 头像
    花落曾经 投稿者

    看不进去 看不懂

  • 头像
    冯默温 投稿者

    记者这个职业正在消亡

  • 头像
    南昌市第十二医院精神科 投稿者

    非常棒!

  • 头像
    阿戈阿戈 投稿者

    汉克斯式主旋律,遗憾的是,任何人仍然无法阻止任何一场由🇺🇸发动的战争

  • 头像
    天海直純 投稿者

    新传的同学,什么是你们的101?

  • 头像
    美好吉祥园 投稿者

    年度最佳

  • 头像
    摄政王的猫 投稿者

    梅姨

  • 头像
    泡泡女王 投稿者

    有点太工整政治正确了,是精巧的工艺品,但是不足以打动人

  • 头像
    徐老师 投稿者

    看不进去

  • 头像
    肖兵 投稿者

    小报社的一曝成名

  • 头像
    神牛多级分选 投稿者

    “如果能结束这场战争,你愿意坐牢吗”

  • 头像
    嗷嗷 投稿者

    见完老师之后又开始思考新闻与言论自由,当我已经放弃之后再看到它们曾经在其他地方冉冉升起,还是很感动,更是伤心。

  • 头像
    高端珠宝订制 投稿者

    出版自由versus 政府安全。工整流畅。

  • 头像
    马琴 投稿者

    没啥意思

  • 头像
    邹智辉 投稿者

    梅姨走出法院后,微笑着默默穿过人群……;对真相的不懈追求永远是令人热血沸腾的

  • 头像
    幽兰素语 投稿者

    刚好在听巴菲特与华盛顿邮报的历史故事,两句话我就想打开这部电影了,那句决定性的话出来的时候真的要掉眼泪了,职业操守太吸引人了

  • 头像
    小艾的美丽 投稿者

    真相的传播足以撼动上层的建筑。

  • 头像
    陈洋 投稿者

    肯尼迪尼克松。五角大楼泄密案

  • 头像
    简爱 投稿者

    6 媒体应该为被统治者服务,而不是统治者。美国标榜的独立自由的主旋律宣传片,但是我现在晓得做得很烂

  • 头像
    龘侑侑 投稿者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透着满满制度自信的片子看得我真的水土不服了。

  • 头像
    烤盐大菌 投稿者

    正因存在这样无惧政府压力 商业压力,致力于传播优秀新闻维护人民利益的一批勇敢的报社工作者 出版自由才得以维护。印刷的那一刻和梅姨掷地有声的宣言及超神的演技让人没办法不给五星。

  • 头像
    生活资讯会 投稿者

    捍卫出版权的唯一途径就是出版,而捍卫出版的是报社领导在面对政治威胁和商业风险时的勇气和坚决,以及宪法和法院对出版的保障。

  • 头像
    事考圈子呢呢呢呢呢 投稿者
  • 头像
    耳士 投稿者
  • 头像
    莫颜痕 投稿者
  • 头像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投稿者
  • 头像
    元洲小周 投稿者
  • 头像
    何须理由 投稿者
  • 头像
    了之 投稿者
  • 头像
    孙卫民 投稿者
  • 头像
    七小墨 投稿者
  • 头像
    邱功成 投稿者
  • 头像
    暮云横 投稿者
  • 头像
    水瓶座的苏子 投稿者
  • 头像
    晓军 投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