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点评:迷墙 Pink Floyd The Wall
太nb了!在高铁上看完已经很努力的控制自己了啊啊啊.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2这首的mv太🦅了,这就是我们当下的环境teachers leave them kids alone !!!学校变工厂孩子变成流水线上的产品,沉浸在这惬意的麻木中.Comfortable Numb 也是超级绝,我们都只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等到墙筑成时,我们都深陷其中动弹不得,不要再问我感觉如何,我已经沉浸在这惬意的麻木之中了,好吧轻轻打一针吧,不会再继续了….前面我所说的难以控制是Mother,baby don’t cry
The Wall在音乐性上可能不是平克最好的专辑,但在内容的深度上,是毫无疑问的顶峰。很少能在一张专辑里看到如此大的野心。一堵墙可以是很多东西:是战争的摧残,是制度的僵硬,是暴力的重压,是人性的防卫隔阂……如此寓意隐晦表达了太多现当代的事实。而这些现象,在平克或者是水爷眼里,是高墙,是坚冰,是自然规律的反常。ps.很久没有看到能深深震撼内心的作品了。
静下心来把我已听过无数遍的摇滚歌剧看完。 cult 动画部分以及灵巧的衔接非常精彩,comfortably numb 的solo完全再一次触动我,感谢寂寞贡献了这段乐史最佳的吉他 “开花”。很喜欢这种科波拉式的镜头闪烁与迷幻氛围,寂寞的声音出现也如一股亮光般点缀这个昏暗的迷墙,不禁感叹巅峰期的 罗水深厚的文本功力以及情绪渲染,以及 pf 沉稳而不腻的编曲风格
当平克弗洛伊德的音乐遇上布努埃尔的超现实主义。可以算作超长的音乐MV,用影像为《the wall》这张概念专辑所做的注解,而又不止于此。电影中各个段落相当割离,却由虚构摇滚明星平克的一生串联在一起:童年的孤独,对父母的复杂感情,填鸭教育的危害,性欲觉醒,毒品,战争带来的创伤……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方式解析了平克内心构筑的“墙”。一系列疯狂、迷乱的影像在蒙太奇的交织下构成一系列的象征和丰富的意象,评论家可以从中读出浩如烟海的内涵。其中穿插的动画非常棒,诡异又有迹可循的形象加上一连串蒙太奇手法的扭曲变形带来超现实主义的美感
獨特的電影風格,超現實主義與意識流的結合,再加上pink floyd的迷幻搖滾,讓整部電影並不好理解。那堵迷牆,始終存在我們自己的內心中和與他人的交流之中,只能弱弱地問一句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當我們想要Tear down the wall 時,卻發現we are just another break in the wall,而不知道在outside the wall等待我們的是什麼
2024/3/19
我们都是墙上的一块砖,向往自由
看前我只知道是讲摇滚的,没想到是平克弗洛伊德的音乐片。Pink儿时记忆,教育与战争,扭曲残暴怒吼。奢华至极天花乱坠的视觉盛宴魔幻现实主义。乔治奥威尔式的荒诞,我们是革命的墙砖,生长进入工厂交配生产下一块砖,学校是人肉工厂,赤裸的欲望,蛆虫肉肠花蕊锤子控制头骨血肉砸砸砸喊叫嘶吼纳粹爆炸我疯疯疯了,孩子们变成了暴徒毁灭一切吧,墙外是美丽新世界。戏剧音乐政治战争暴力统治反抗叛逆哲学社会灵魂交织,我只能用伟大来形容。
7.8分左右。
当电影开始前十几分钟都还没有出现一个主要剧情线,全都是蒙太奇镜头时,我就知道电影不一般了。影片就像一个超级长的MV,中间是大量的蒙太奇镜头,甚至还有动画片段,用这些看似琐碎的镜头又拼接了一个反战的故事。影片更像是夸张动画的真人版,非常有想象力,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音乐完美契合在其中,使得电影随着音调的起伏,也跟着变换,非常有意思。
惊艳,动画的部分做得太棒了,艺术品。Pink Floyd真的是天才艺术家,这才是摇滚的真谛,摇滚的精神,反战、爱与和平、对于社会的观察与批判、关注人的情绪与内心、放纵与自由。弊端是因为是照着音乐一个个地走,每一个片段单独来看都堪称完美,合在一起首先是主题有点太杂揉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可以理解),但是真正的问题是哪怕用一个故事串联着所有歌曲,但每个段落之间的转换会有点生硬。
【第710部】
【2024 N.35】
7.4
整部电影没一句人话
说是电影其实叫大型MV更合适
不明觉厉
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
2024.2.14纪念艾伦·帕克诞辰80周年
不玩梗,实事求是地说:伟大,无需多言
影响诺兰的一部电影,对应小说《水之乡》
&
应该是在电影结构方面影响了诺兰,或者说创作者非常有自信地“肆意妄为”地多时空切换以及创造新时空的能力。
看的第一部摇滚乐相关的电影。这真太迷幻了,各种诡异、暴力、血腥、颓废、狂躁、压抑、扭曲和混乱。观感有点类似《八部半》,想象、现实和回忆交织在一起,似乎剪辑和内容更混乱一些,不过配合歌词,大致意思反倒易懂很多,一直很喜欢PF的音乐,里面有好几首喜欢的曲子。(有些画面隐喻还没完全搞懂,将来会慢慢去研究。)
影片由动人心魄的音乐和光怪陆离的声光效果组合而成,迷幻色彩浓厚,叙事手法前卫大胆、超越传统,被视为是MTV 和当代广告影像风格的开山界祖,而其中深刻的哲学理念更是在现在都为乐迷所津津乐道。整部电影没有出现一句对白,也毫无任何贯穿全面的情节线索可言。影片只是不断的切换画面,在一个一个镜头中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作者意图传输的精神意识。
(4.6/5.0)
cult风MV,歌好听.
墙,既是保护,又是束缚
音乐叙事电影感差很多,动画比真人表达的更好,
战争是否能赋予音乐更多长久存在着的“意义”呢
开始:好牛逼的蒙太奇
后来:这不神经病吗
学习工厂流水线火腿肠
肉身交媾精神高潮
无尽的破坏和歇斯底里的呐喊
越筑越高的墙和逃不掉的母性阴影
太棒了!我逐渐理解了一切!
另外,达成成就,和Pink Floyd 一起看猫和老鼠()
迷幻,混乱,挣扎嘶吼的战后一代。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有时觉得教育对一个人的塑造比原生家庭更重要,多了些社会批判,少了虚无的宿命论。那些人眼中的迷惘现在依然在我们这一代流淌。这样的风格与句法让人想起布劳提根,“他的眼睛像一块带伤的地毯,湿漉漉的。我尽我所能地去安慰他,像是台奇怪的吸尘器。”
就让这墙砖纷纷落下~
cra~zy~
扭曲 癫狂的情绪宣泄
不适合我
太精彩了,这拍摄方式竟然是82年的影片,全篇由摇滚专辑中的歌曲串联起来,歌曲都很好听 歌词唱出心声,用大量断裂的 充满迷幻色彩的镜头,再穿插天马行空的动画 富有想象力,带入一个梦幻的世界~
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
本片用迷幻的影像和摇滚乐讲述了一个非典型乐队主唱的成长史。儿时,平克(鲍勃•吉尔道夫 Bob Geldof 饰)的父亲在二战中身亡,母亲与家庭医生关系暧昧,这让他幼小心灵备受创伤。在学校,他对呆板的填鸭教育深恶痛绝,时刻准备着绝地反击。成年后,他在泡吧时结识了风骚的舞女,并与之发生了关系。然而,性欲的满足感并没有维持太久,他就厌倦了这种不靠谱的感情,特别是他对于女人的怀疑和嫉妒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当对方再度示好投怀送抱的时候,他便歇斯底里地爆发了,仿佛要把全世界都砸碎了才算安心。在此期间,他还表达了强烈的反战情绪和愤世嫉俗的观念,在物质丰富的生活中,他的精神生活极度匮乏,在工业化大行其道的环境里,他还固守着梦想的断壁残垣……
还是听歌吧
三星多一点 精神状态堪忧的疯癫男。
当年可喜欢了。。
超长MV
故事从倒叙开始,说这电影前随便提一句电影的片头香暗而压抑的长廊,低沉且时断时续的音乐以及不安并血红的文宇加上伦勃朗油画风格的人物就已为整部电影奠定两个沉重的感情基调
当年在B站看的 我记得我好像是挺震撼的 有点血腥
zbn
作为mv实在太吊 作为电影实在一般
怎么说呢,昨天看了宫崎骏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迷墙》更离谱,完全放弃了叙事,纯纯的mv意识流剧情,没有共鸣那就全然是摇滚废物的无病呻吟了。
像是看了一个一个半小时的MV,不过很有意思。
很失望,以为会从wall的专辑中提取出一个主线故事的,但是意识流式MV的呈现让人难以信服
华丽的超现实和表现主义刻画出“垮掉的一代”,但在我看来,左派的平克弗洛伊德拍出这么无能的东西,还是太无力了。政治批判足够表征化,但却完全没有攻击力。
做爱的花和🇬🇧的两段动画,做得非常好。
头一次看为整张专辑配MV的作品。动画部分必须给满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这个世界筑了一堵墙。之所以给不了五星是因为本片作为电影过于抽象晦涩,偏乐迷向,而PFBoys的抽象歌曲必须听千八百遍才能理解其创作背景和内涵,因此作为非骨灰级乐迷的我看得备受煎熬。有机会再刷几遍,就当听soundtrack了
动画部分非常有想象力,配着音乐的节奏表现力很强。
十分有创意的阴雨影片 过去现在交叉 想象中的父辈交叉回忆 很多抽象画的隐喻十分大胆直接。 小的时候心中的反抗那段又回到课堂 真的妙,还有小时候穿越到现在看到角落中赤裸的“我” 好棒 很多巧思。 估计每个地区特定时候都会有一波 反叛艺术家出现吧 像《昨天》中的主人公
Tear down the wall!
“记得她曾说过,我们会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重逢 ”
动画不错
拍摄手法特别深入人心,而且情感表达得特别到位,演员演技也都非常在线,值得观看。
最伟大的MV,我们前摇原神真是太厉害了🤗
宝宝 这好坏本就无须多言
闹麻了
里面的音乐和画面都很棒,细节的处理也很棒,而且音乐是偏摇滚的,感觉很不错
2024/3/19我们都是墙上的一块砖,向往自由
平克和电视和台灯的关系真紧密。
神作啊,难以用恰当的语言来形容这部电影。
安静,我爱的梦幻
恨国家恨战争恨教育恨体制恨女人。。然后呢?
补
片中宣扬了反战、反填鸭式教育等积极思想,但仍有一些过于激进的思想需要观者冷静思考
你我是否在传送带上模糊了五官?
對世界的詰問,對自我的思考。當個體成為一握齏粉,零落的自我發出年青而反叛的聲音。
hello is there anybody in there?
反思当前,仍需努力。
!!!!!
7.8分左右。当电影开始前十几分钟都还没有出现一个主要剧情线,全都是蒙太奇镜头时,我就知道电影不一般了。影片就像一个超级长的MV,中间是大量的蒙太奇镜头,甚至还有动画片段,用这些看似琐碎的镜头又拼接了一个反战的故事。影片更像是夸张动画的真人版,非常有想象力,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音乐完美契合在其中,使得电影随着音调的起伏,也跟着变换,非常有意思。
几段动画的加入,简直无敌
上帝所有的馈赠都有代价……过于难挨他的一辈子像十辈子,我的一个半小时像五个小时。他的部分感受我是可以同感的,因为我也是异于常人敏感的人,理解不了这些的人都是幸运儿。2024.03.10高碑店集贸市场
tear down the wall!
还是动画和音乐融合得更好一点。
不怎么懂摇滚的我,看不太懂,但是感觉很前卫啊,剪辑画面构图专场,爱了爱了,很值得学习
可能我不是这个的受众
绞肉机那段五星
们男的真的是被女的吓大的啊 恐惧深深~
82年…就算是个超长mv我也跪了
动画的部分做的很出色
屌的mv电影
上研时刘忠波老师带我们看过的
12倍速。巧妙的转场。对战争、性别、教育等扭曲的恐惧回忆。
完美的專輯和他的mv
导演百分之百嗑药了
动画部分五星。其实看完反而更多是失望,现在对教育制度,对规训社会,甚至对战争,我已经不会对他们这般表达去共鸣了。《Comfortably numb》没有被意向化就好了,我情愿不曾看过。
《迷墙》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Pink Floyd的摇滚明星从婴孩降生到这个世界直至成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人生沉浮的故事。
挺牛逼的mv,就是对于mv来说有点长了。。。
喜欢这张专辑但是看完反而祛魅了,只喜欢战争动画的部分和教育工厂。妖魔化母亲和女性又隐喻成食人花,迷恋她但又厌恶,真是脆弱又阴暗的心理。。。
刚看完贝拉多娜,拒绝文艺好多年,想起上次看这类动画,还是十几年前大学时代看《迷墙》,印象最深的隐喻是女人的乳房和阴部象形成的邪恶食人花朵,勾引自由的男人从此束缚住他。看看,什么是文艺,大都是磕碜男人酸臭脆弱的梦,吃干抹净后知后觉一文不值的缅怀,刻意忽视的她者苦难和甩来的锅。
伟大的摇滚MV
音乐好听
战争创伤,教育工厂,迷狂人海,交媾恐惧;刺穿、打砸、尖叫、嘶吼;药物、血流、窒息、噩梦;极权扮演,被揭露和审判的恐惧;疲惫、渺小、瑟缩的身躯浸在血海和罪海里腐烂。伟大的专辑,伟大的影像,令人震惊狂乱。
像是在一边嗑迷幻药一边听摇滚乐,观影体验有点酷。战争泥潭,童年阴影,填鸭教学,街头骚乱。个人不过是一块砖,被规训与迷墙之上,打破界限解放个性,陷入法西斯的疯狂,人生不过是在压抑与释放中反复挣扎。
冲这份格局给四星🌟。
这确实不知道咋评价了…有必要弄一小时半出来吗
看英国动画榜和封面去看的,也不是Pink Floyd粉丝,内核没完全看懂,但意外觉得挺不错,Pink Floyd乐队主唱成长史穿插mv,不算真正的动画电影,但部分穿插的动画想像力十足,视觉效果很棒。
社畜永远会为摇滚和反叛题材的影片折服
罗姐水你。。我很难评
2024.2.26火车上,一段比一段震撼
【第710部】【2024 N.35】7.4整部电影没一句人话说是电影其实叫大型MV更合适不明觉厉
专辑mv电影;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 No dark sarcasm in the classroom….太疯了,激进
搭配歌词叙事夹杂混乱的片段更能触动人心 音乐就是力量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太好听 动画与现实之前的穿插很疯很癫狂 这电影给人传递的讯息绝对是成功的👏🏻
hey!teacher!leave the kids alone!
这对我更像是一个半小时的音乐mv
海报片儿
噩梦素材
虽然但是……看得我晕血症快犯了ಠ_ಠ
不会再看第二遍……
这部属于乐迷电影,他人慎入。学校流水线、花交配、我要下流女人、自虐、在家里砸东西、锤子帮种族集会、反战等情节。
作为一个几乎未听过他们的作品的我来说,太拿腔拿调了吧,第一次觉得浪费时间
我是真看不懂啊。
很喜欢意识流的表达,但意外地觉得此片很一般,也不喜欢Pink Floyd。。。
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
也就那么回事。
交配的花朵,蛆虫,对nazi的讽刺模仿,性,锤子。在学校的那一段很戳我,填鸭教育是一座工厂,把学生变成商品肉肠,同时也没有诗歌。为了这一段四星变五星
具象化专辑,反思但不够彻底,配上平克弗洛伊德的音乐打三星半吧
牛🍺
补 pf
更欣赏前40分钟的内容。虽然对摇滚研究不深,也算不上是平克弗洛伊德的乐迷,但还是惊叹于艾伦帕克和罗杰沃特斯的才华。
2024.2.14纪念艾伦·帕克诞辰80周年不玩梗,实事求是地说:伟大,无需多言
补录,
能够理解《迷墙》的情绪,但一开始对MTV的表现形式会有一些不适应。影像很棒,用动画来表达也很有新意。另外,音乐很棒。
影响诺兰的一部电影,对应小说《水之乡》&应该是在电影结构方面影响了诺兰,或者说创作者非常有自信地“肆意妄为”地多时空切换以及创造新时空的能力。
视听盛宴,极度孤独的土壤里开出一场千变万化的梦。扭曲的怪花→两性隐喻-「天生杀人狂」、「再见列宁」、「神圣车行」。
画面足够致郁,足够迷幻;但所表达的主题似乎也并不复杂,战争与性,以及对于死亡的崇拜。不知为何,我总能想到贾宏声,虽然他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列侬的儿子,可平克弗洛伊德的旋律再叠加本片所呈现的幻象,更像是在堕落后的灰烬中亟待重生。
经典
疯疯癫癫愤世嫉俗的大多数是一事无成的人,极小部分是天才
和专辑搭配是神作MV
痛斥战争带来的原生家庭之痛,填鸭教育带来的精神之痛,以及原生家庭带来的关系能力缺失导致的关系之痛,全是人生的困境,全都是墙
第一次看这样的电影,更像是mv的集合体
(7.5)父亲,我好想和您说说话。我想和您聊聊母亲、老师和我的妻子,我想和您谈谈亲密关系、教育制度、性与忠诚以及其它社会问题。父亲,我好孤独,如果您还活着就好了。
8.0。一个半小时的revolution mv,建议每一个服满九年义务监狱的朋友都看看调理一下。
迷惘、不确定性、反叛、讥讽、自我迷失,年轻人心灵写照,但是里边对女性的塑造是真不敢苟同
动画部分非常好
既有现实影像,又有动画影像,风格既现实,又超然。
(4.6/5.0)cult风MV,歌好听.
哇,歌好听
某些单场戏爽死了
墙,既是保护,又是束缚音乐叙事电影感差很多,动画比真人表达的更好,
现世经典
满分,焦虑迷茫时总能短暂解救我
看了电影之后再看剧情简介感到震惊……明显把这个片子的伟大说小了
应该在青春期看的啊,哎……
老故事不再被人们记住,新故事却又重蹈覆辙
抽象 但是可能影片没有起到Floyd拍这片子的目的
这是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Mtv了吧😅
MV如果都拍成这样会好看一点
也许你看到了啤酒馆,看到了一夜的水晶,看到了东西柏林曾经的交界,看到西线的血迹…许多事情是属于那一代人的,也只能由他们来讲述。我们只能远远地站在墙的另一边探望,企图看到一丝幽暗的光。不必理解,不必解释,任何过度的表达都是多余的。我们注定无法互相理解,bloody hell.
极为诡异和疯狂的影像,配合平克弗洛伊德的音乐相得益彰,即使单独作为一部电影来看也别具趣味
超长音乐录影带,片段精彩但整体割裂,动画部分和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尤其惊艳。但有些地方的表达有些浅薄,只是把歌曲里的反叛和愤怒外化为歇斯底里和暴躁狂怒。其实还是有点失望,可能专辑本身就已经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无论故事性还是艺术性都比电影强太多。
以一部电影的角度来看,还是一般般的。
补档。
对诺兰影响深远
每一帧都不能漏看,我漏看了,我下跪。
虽然罗杰水年轻的时候确实没什么道德感,但是审美真的不错,难怪看不上其他几个···(当然这是很不好的)
战争是否能赋予音乐更多长久存在着的“意义”呢
高级的mtv 迷幻的音乐配画面配故事 沉醉式体验。
被墙包围的一生,推不倒心魔墙,推不完的墙外墙。
看完打开网易云…
音乐很聒噪
很喜欢,pink的大型MV,但是拍的很棒,有观点有思考有画面,关于教育,爱情,性,父母关系,国家,战争等等都有很多思考,配合着歌更加应景。那些漫画都非常的棒,充满想象力,后面的一些讽刺我代入了暴力机器和专制,那一个个锤子多么像….(也不敢说)真的很棒!
6/10。一个半小时的超长mv,我这种不爱听的摇滚的只觉得吵闹
很牛逼的mv
本以为是去讲个具体故事的形式 没想到还是个关于那个时代热门议题的一个mv 因为本身就可以从原本的音乐里直接获取 反而没了什么惊喜
一种越认真越让人感觉想笑的以自我为中心,比较喜欢动画的部分,影片后20%有两首歌还算能get到
带着pink floyd是我最喜欢的乐队 + alan parker是非常牛逼的导演 双层超厚滤镜 还是觉得不好看😭
大型mv…
太迷幻,好像看懂了,又没太看懂。
若是2年前看了这部电影,我一定会格外的喜欢吧。
牛
你无敌了孩子
开始:好牛逼的蒙太奇后来:这不神经病吗
太卡了有没有不卡的 ,世界是个围墙,打破围墙,打破规则,打破伦理,打破思想界限。
学习工厂流水线火腿肠肉身交媾精神高潮无尽的破坏和歇斯底里的呐喊越筑越高的墙和逃不掉的母性阴影
我想人生中最难过的事情,不是遇不见,而是遇见了,得到了,又被拿走。
blood、violence、sex. 迷幻 迷幻 还是他妈的迷幻 (密恐患者请谨慎观看
作为电影是三星,作为MV是四星,作为概念是五星,很超前。今天是否还会有做出这样完整的音乐艺术的匠心?WALL当然只是一个意象。
😳
本来以为是部剧情片结果是mv,小时候流行的元素,叛逆,消极不靠谱统统都有,并没有觉得很diao,现在看稍微有点老😂
想起《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里最后一章
Stop! Stop it! Stop! I am speechless now!
要感受 而不是理解
死装逼的
摇滚与影像的混合物。
@2022-01-12 19:17:18 @2023-03-03 04:59:30
可能熟悉这个乐队的会很喜欢吧
一部伟大的摇滚史诗
对不是我最欣赏与向往的质朴艺术呈现之外的艺术形式,仍保持尊敬🫡
revolutionary
今天狂热冲向演唱会的人明天也会狂热的冲向战场,悲剧从此诞生,单亲家庭里掌控欲极强的母亲,从童年就埋下了未来的种子(摄影真不错啊)
太棒了!我逐渐理解了一切!另外,达成成就,和Pink Floyd 一起看猫和老鼠()
迷墻……
太具有艺术性,我承认没看懂
牛逼闪闪、璀璨夺目!影片具有“强烈浓郁的诱人自杀的危险性”,看完感觉生活就像无法逃离的魔窟一般,真想砸烂一切一死了之。动画部分实在强得太过分!人生哲理与变形动画的艺术化处理,堪称后无来者!个人感觉,人文高度秒杀迈克尔杰克逊的MV。
就让这墙砖纷纷落下~cra~zy~
一场华丽至极的音乐剧,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很有意思,粉色弗洛伊德的音乐自然不用再夸赞了,看完是真的爽。
看不懂,听了两个小时的歌,像神经病,感觉拍这个片子的精神不正常
我的天 花花那里好绝
MV鼻祖。这颓废摇滚不错
8.0 不仅仅是滚逼的圣片
扭曲 癫狂的情绪宣泄不适合我
音乐的意义……
看过
一场超长超梦幻的演唱会。我不是乐迷,更不是摇滚迷,看不懂不是我的错,装逼就是我的错了。
撞倒墙不易,但如果不去撞,就只剩下一具颤颤巍巍的行尸
摇滚和创伤、性、战争、♂、毁灭与自我毁灭的紧密联系
不太行
Tear down the wall
貌似无论多牛比或者多变态的东西出现在腐国都不意外
铁幕重重困青年,自由或许问思想
所有动画部分牛逼✈️
真像mv,当电影看其实有点无聊,但平弗音乐配上确实是有够伟大的
看完感受:蒙太奇运用得很棒,很难想象这是1982年的电影。战争带来的父爱缺失、叛逆心理视角下母亲的关爱,用音乐的口吻,控诉“是世界把我变成这个模样的”。把镜头语言玩出花了。
在重大红房子🏠看的最后一部电影…装逼犯必备了🐶
意识形态。
迷幻,mv,吸多了。
哥哥喜欢
每十年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