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镇 Dogville

小编点评:狗镇 Dogville 8.7分。很独特的电影,独特到这不像是真实的故事,而是存在于脑海中的想象与独白,讲述并反思着善与恶、需求与贪婪、罪与罚以及道德的标准。 1. 合理之外的需求产生了贪婪,贪婪分化出了善与恶,道德也随之而来,成为了善与恶的界限。道德在每个人心中的界限都不同,这叫道德标准。道德标准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最重要的是...

导演
拉斯·冯·提尔
主演
妮可·基德曼,哈里特·安德森,劳伦·白考尔,保罗·贝坦尼,詹姆斯·肯恩,派翠西娅·克拉克森,杰瑞米·戴维斯,菲利普·贝克·霍尔,汤姆·霍夫曼,希芳·法隆,约翰·赫特,科洛·塞维尼,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发行日期
2003-05-19(戛纳电影节)
标签
狗镇 Dogville

小编点评:狗镇 Dogville

8.7分。很独特的电影,独特到这不像是真实的故事,而是存在于脑海中的想象与独白,讲述并反思着善与恶、需求与贪婪、罪与罚以及道德的标准。
1. 合理之外的需求产生了贪婪,贪婪分化出了善与恶,道德也随之而来,成为了善与恶的界限。道德在每个人心中的界限都不同,这叫道德标准。道德标准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最重要的是标准之所以为标准,是因为其不可变更性,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
2. 同情与宽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种行为超越了道德标准,应当如何去理解与对待呢?
3. 道德对于人的作用。人和动物一样都存在原始的恶,不同之处在于惩罚可以改变动物,却只能机械式地改变人。“狗改得了吃屎,人却无法改变”。

If she had acted like them, she could not have defenced a single one of her actions and could not have condemned them harshly enough. 实际上,如果是女主这么“傲慢”的人,估计她永远也不会做出像狗镇人一样的行为。”Do the kids first and make the mother watch.”——”I’m afraid, you’ve learned far too much already.”

希望我们始终保持有底线有原则的善良,就事论事,是善良而不是妥协!不要把自己放在错误的一方,做错了就一味的道歉,这不是你的错!一味的退让只会让他人强势入侵你的领地,随意践踏。

同时不要以为自己的真诚可以打动别人,原本有良知的人才会被唤醒,而一个根子本就恶劣的人,不会!

4.0 風格化的大型情緒操控,故事製造了善惡兩個極端,舞台劇的形式弱化了刻意極端化的內容可能會引起的反感。然而結尾台詞寫得遠沒有前半部要好,尤其那句「我想讓世界變得更好一點」,純純全片的老鼠屎——尾段醒悟的決定根本無需尋找任何理由與藉口,老父一席話的份量已夠將她推至另一端。比故事本身更撼人的是結尾那組絕對不是隨意陳列的照片(用心直言不諱)關於arrogant的探討還是挺戳人性共鳴板的

露骨直白地展现人性的残缺,被操纵3个小时的共情只为了等待最后十分钟的残暴。一部跨越真实与虚构的,有形与无形的,内在与客观的伟大作品。

值得无数次地观看。

真是疯蹄儿的电影,女主都有点大病。
狗镇、狗镇,个个都狗。

二维小镇,跨越时间、场景、距离、实现一部舞台剧电影
不需要华丽的剪辑技术,将一群演员关在实验室中产生化学反应

不得不说冯提尔真的很懂狗,第一次在影圈看到对狗与人联系如此准确的作品
喜欢狗,是因为狗纯粹的思想以及本性的放肆
是不拘束的自由也是人向往的世界
讨厌狗,是因为狗野蛮的獠牙,利益夺舍的面容
其实人就是包装下的狗
不是圣人,罪有所罚

最贴切的“良心被狗吃了”

结尾扣一星,虽然报仇了算是爽了部分观众。但个人觉得女主自己有问题,不是受害者有罪论,而是人性就是很复杂,不是非黑即白,面对人时,让自己显得过分脆弱讨好,就容易引来欺压之心。比如看到掉在地上的一百块钱,大部分人都会捡走的。 一开始不反抗,纵容别人欺压到自己受不了开始屠镇,以女主的理论,得烧光地球上大部分生物才会变好了吗

20240401 终于终于看完这部独特的电影。形式简陋又创新,把一切简化再聚焦于剧本和表演,看着看着居然习惯了。主题过于复杂,不敢评价,最后看到女主说“如果哪一个小镇消失了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那就是这里了”非常爽,也读出了对民主、伪善的轻蔑。民主不意味着善,供给不足之下的民主就是泥沼互绊。由于新的形式,得以非常直白地虐杀小孩,很震撼。不惩戒坏人就是一种傲慢,好人会因此受难。

一个比较喜欢观察的思考的片面的被害妄想症的上位者写出的平庸的,想到善良弱小只会写女性被qj这种场景的刻板单一没有多少体验的男性视角的,生硬的,没有更大想象力的,不连贯的,没有人性,性格逻辑的,加了多余的旁白和时长的,有“算不算电影”的疑问的舞台剧的,形式大于内容的影像。结尾想表达这些阶级的人都是活该?(一星给这个房子是透明的“形式”,一星给父亲所提的傲慢。)

不太明白最后片尾的照片,这是真事吗?
话说回来,全世界农民差不多都一个b样,也是应了那句话,女人最怕裤腰松,女主一直在用自己性格感化他人得来的全是报应,何必呢,还好导演最后给了个大屠杀,要不然这导演走街上就会有被锤的风险

全片除了人之外没有出现另一种有生命的事物,没有生长的花草,没有跳蹦的狗,所谓的moss竟然也只是写在地上的dog,直到片尾才变为一只吠叫的狗,也是全片除人外的唯一活物,片中也多次把人比作靠本性驱使的狗,在开头似乎最有道德底线的Tom在死前却变为可怜哀求的人,乞求获得一次活着的机会,好像在说我犯了邪恶的错误,我现在领悟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对人类最悲观的解读。能让世界变好一些的方法在Grace眼里成为杀死这一部分人,换言之,就是no way:(

舞台剧形式的拍摄蛮新颖大胆,就是单场景和旁白显得电影略微冗长,不过也蛮符合dogville的生活节奏。
dogville从反对到接受grace,从忧虑自身危险到想办法压榨grace,从担心其逃跑到出卖grace,就是人性和现实世界的缩影。
可悲的是,grace从dogville跑出后,而我们生活在又也逃离到一个又一个dogville中。
arrogant这个概念,是我在结局之前没意识到的。一味地接受原谅他人之恶,确实是arrogant至极,仿佛是已经低头往下审视他人。

后半段的观影体验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每分每妙都被里面形形色色的丑陋嘴脸恶心到想吐。一直在想,天啦,这就是人性的暗面吗?无耻、下贱、虚伪、自私、懦弱…一想到大家都是可以被这个世界上最难听的词语所精准解读的世界大狗镇居民..我就觉得很无力也好痛苦):另一层面,女主的天真、傲慢、圣母,一次次纵容了这群“庸蠢坏”逃避自己所犯下的罪孽,促使他们抛下道德面具走向了更黑暗的人性暗处,直到结尾的一个都不宽恕,才给了这群暴民应有的、平等的尊重。

我觉得女主是最大的恶,但是我不觉得女主的塑造得真实。
女主是黑帮老大的女儿,从小必定过着大小姐的生活,只是受不了继承家族事业逃跑。女主必定爱好自由,连这种生活都无法忍受。却甘愿跑到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做免费奴隶和妓女……并且她本身不是逃犯,只要发现不对劲的地方可以随时摆脱。而导演偏偏要塑造出这样一个宇宙级超级无敌圣母婊……脑残。
要塑造人性恶,主角起码不能是圣母,受虐狂,脑残。亦或者作者对于善的理解就是圣母,受虐狂,脑残。

场景单一,像舞台剧,我觉得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好处在于让人将关注点放在故事本身,坏处则是过于考验观众..
流落到小镇的女人,即便干再多活,也逃不过人性的审判,直到被像猪狗一样对待。结局十分戏剧性,黑帮父亲给予了女人权力,也促成了最后全镇暴毙的爽局。
看似道德高尚的男主,最后也被戳穿了虚伪的面具。
人和狗不同在于,狗可以被教化,而人不行。

3.7,极简主义表现,舞台话剧般的电影将现实万千小镇凝缩为一个戏剧空间,以管窥豹揭示人性的杂中“秩序”。拉斯冯提尔以新浪潮式的手持与跳切将本来就容易出戏的舞台反而更难沉浸,但就是反差的表现恰恰给了电影以存在空间,接受设定之后带来的视觉冲击在免除一切“杂物”中而更显人的活动与静止。作为实验先锋之作值得肯定。故事有姜文的影子及罗生门的变相呈现,实力的反转带出了自动勾勒出了人性的脆弱与轮廓。导演采用了一种情绪相对中和的处理,让屠杀不引人厌恶而导人思索。汤姆作为半镇中人半外界人在编导的设计中似乎想呼唤人性之光辉一面,小教堂中的会议作为呼唤的动作显然无济于事,因为汤姆自身尚且没消解劣根。由于话语信息过多在如此篇幅的时间里更有一种冗长感,导致走向抽象的人而偏离了具体的人。格蕾丝那挣扎的余晖有点意思。

像一场大型的关于权力与人性的社会实验
人的缺陷

权力对人们的压迫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

4.5;想想还是值得五星的,寓言式的故事直达人之恶的主题。从开始的劳力剥削到最后的性剥削。软弱是对强者,无耻是对弱者,故事的主题并无特别,只是其中展示的恶确实真实。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不过是恶作为群体性的囊括,纵使是片中从未出现过的乔治镇也大概如此。对空间的模糊确实新颖,以线来塑造空间,达成空间上的可见与不可见性,更能直指人性之冷漠与邪恶。全程手持摄影,有临场感,但有点单调,好在不多的变焦能淡化。

我承认,这个本子有其可取之处,但是,既然拍成这样的形式,那我为什么不去看小说,那文本量更丰满。如果它改成话剧,然后放在舞池里,周围360度阶梯围绕着观众,观众席的梯度也为他们提供了俯瞰狗镇的视角,观众和导演一起感受格蕾丝并一起审判村民,感受人性,那这就有意思了。如果我只是想感受人性,那我不如去看天浴,最后,谢谢妮可,以及好像没有评论说为什么叫新美国三部曲

The meaning of this movie is really huge, even i didn’t really understand at the very first beginning. But i know it was really mean something. The director was really excellent to use this simple stage to make this movie.

在看本片前,并不知道导演是谁,但是影片中段开始显露出的黑暗气质,绝望的氛围确实使我马上想到了黑暗中的舞者。这种窒息的氛围从哪来呢?我觉得就是道德价值遭受巨大挑战,而后分崩离析时,人的绝望,这种绝望来自导演向你揭示的一种怀疑,一种在人性困境中,依然坚持道德完美的价值。如果你越是为主人公的遭遇感到窒息与悲痛,你对道德完美坚持就越值得怀疑

最后还是来自父亲的说教 真好笑,就像导演的说教一样

看过的最恶心的电影
请别再把强奸的镜头对向女性的柔美

有些失望,一开始还以为是复仇爽片,后来发现应该是想探讨原谅与惩罚吧,但话题切入得太突然,感觉前面没啥铺垫,前两个半小时像悲惨无力的受害者,之后的十五分钟像圣母玛利亚下凡,最后十五分钟变血腥玛丽,剧情发展和心态转变都太突然了,村民完全就是按恶人来刻画,Dogville就是恶人谷,看不出人性的复杂和矛盾,更多是赤裸裸的恶,那后面的纠结和原谅就非常不合理了,搞得像受虐倾向还斯德哥尔摩,主题探讨得又不够深入,还是基本上靠台词输出,干脆开个辩论会算了,还不如拍成复仇爽片,全片甚至长达三小时,废戏太多,抓不到重点,我太失望嘞

我也存在和女主一样的弱点:过分宽恕就是一种傲慢。的确,我忏悔,下次物理超度让对方在佛祖面前求宽恕吧哈哈哈!!!前半段太无聊到睡觉,等到给女主带狗链子的时候,我是女主都等不到老爸过来找,直接拿把刀把小镇全部咔嚓了,生活在这么操蛋的环境下我管你是盲人还是孩子。最后的结局真是大快人心,尤其是在家长面前杀孩子,之前淤堵的情绪一下就被释放了。

太长了,可以精简一点,节奏快一点点。
所有人在这个环境里都会释放恶的一面。要避免危险的环境发生。穷山僻壤并不意味着罪恶低,他们只是没有选择。大城市为更大的东西,小乡镇为一个碗一块地。顺从狗,狗只是狗,不顺从狗,狗可以学会更多东西。顺从人,人就不比狗。无原则的宽恕是傲慢,
是恶的催化剂。

这电影这种近似舞台剧的形式我好像还真没怎么看到过,于是被开头劝退无数回…
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因为这种形式让我对电影的情节也有点无感…

didactic like a slap on face.创意好好,没有墙壁的表现手法非常vivid,revealing the true nature of small town which is gossip flies without any obstacles and ppl live without seeing。但是我真的不喜欢拉斯冯虽然他的objectification is based on a wider range and more ubiquitous.特别是妮基合作完这部以后再也不愿意二搭…

从叫了黑帮人来后就猜出应该是父女关系了,毕竟小情人不至于这阵仗,但最后那番讨论还是把我恶心了一下。
狗镇的设计很新颖,前面剧情虽然知道是铺垫但还是有点无聊,最后的复仇也不太痛快。。。如果我早些年看这部可能会有些启发,但现在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人性的丑恶早就不算什么新鲜议题,不仅对狗镇人的变化丝毫不感到吃惊反而觉得比我想象中暴露的要晚一些。还有就是感觉导演挺装emmm
总体感受就是给三星少了点四星又太不值。。。
ps感觉全世界的虐女导演都这样,用女角色的柔美和男人的丑陋对比让人感到不适,然后大篇幅拍虐女桥段和女主的特写,咋说呢,感觉挺low的,爽的是谁都心里明白
看了会评论突然迷茫了,感情大家都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呗,我感觉揭露人性的作品并不少见啊,也没怎么直击心灵啊,现在流行的不就是性恶论吗)

儒家相信人性本善 可以通过教化改变 比如昨天刚看的《济公》非常符合传统文化 但这部电影正好相反 在没有法律和其他评价的情况下 人们会暴露出恶 一开始是抱歉性的 后面就习惯了 还有一个很意思点就是当一个道德感比较高的(包括表面上)人想对另一个人做一些坏事时 会先发制人地对对方发脾气 这样接下来的事情就理所当然了 因为在他的逻辑里 对方不再是一个值得可以好好对待的人了 完成这样的自洽后 后续的事情就没有任何道德亏欠了 所以在现实生活里如果有人莫名其妙对你发火了 一定要反击 这是在试探你的底线 不然就等着更过分的事情出现吧 毕竟大家不是电影女主角 有个黑帮爹帮自己 还有一个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部分就是原谅别人不报复他们 代表了一种道德傲慢 因为你的道德标准自认为和别人不一样 复仇才是公平的

人性永远是最不值得猜测的
他们死了就够了吗
那些罪恶就足矣弥补嘛
不能

178min版~ 这个导演可真是会哗众取宠啊(真的)。但看一些解说,好像也很赞很厉害的样子。
我不喜欢的是,这个电影非常明显的形式大于内容,我不想为形式打分。另外就是,它想要探讨的问题有点多,可又都不够有新意。(嗯,看电影就这么主观……)

舞台剧和电影两种形式几乎完美的结合,在描写群像小镇的时候,无疑这种透明化布景是效率最高的形式。而且小镇—外来者模式也在暗示镇民的联合:所有人的秘密在某棵树下被分享,没有围墙的房子让所有人满足所有人的窥私欲。如果Grace这就叫傲慢,我们应该怎么评价梅诗金?lvt说的每句话都没错。车内父女聊天的对白甚至于说概括的极其准确。但现实意义上这段对话只是一次心理思辨,与现实产生的反差感是因为我们习惯而且应该奉行的标准是论迹不论心。那些话非常有道理,非常适合自我审判,但最好在车里说完。你是你做的事。思想上完善的同时行动也形成了闭环,这才让人感觉好,这跟观众朋友们是居民还是Grace没有任何关系。(最后的照片环节我爆发出春节以来最快乐的笑声)

格蕾丝的父亲几乎重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行论:罪是存在的,而且应当被归诸作为主体的人,而非环境作用的副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它反对旧唯物主义抹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做法。因为罪预设了人的主体性,间接承认了自由意志的存在。所以格蕾丝被认为是傲慢的,因为她原谅一切的做法无视了他人的自由意志。当然,这种观点的缺陷就在于,过于执着作为中介的罪,以至形成一种人性本恶的陈词滥调,以及不可思议的大屠杀伦理。

封闭守旧的美国小镇闯进了一个神秘女子格蕾斯(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饰)。她美丽善良,正在逃避歹徒追杀。镇中的作家汤姆力劝村民留下这个女子,让她暂时在镇里避过难关。然而条件就是格蕾丝要干各种农活来偿还。人们同意了,不久后却发现格蕾丝是一个通缉中的逃犯。大家要把格蕾丝赶走,最后答应,如果她更卖力的干活,才可以在这里逗留。

格蕾丝日以继夜的劳作,终难逃过不幸的事情发生。一个镇民在警察搜捕后,强暴了格蕾丝。龌龊的事情拉开了序幕:人们开始随意的污辱她,甚至连汤姆,也揭开了善良的面具,格蕾斯沦为镇上的一条狗,干活,受罪,善良的心也有了渐渐的改变。镇上的人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女子的神秘身世,让此刻的污辱成为了他日的灭顶之灾。

相关电影

183 条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 头像
    唐雷 投稿者

    沉重、锐利,妮可基德曼美得不可方物。

  • 头像
    大为 投稿者

    8.7分。很独特的电影,独特到这不像是真实的故事,而是存在于脑海中的想象与独白,讲述并反思着善与恶、需求与贪婪、罪与罚以及道德的标准。1. 合理之外的需求产生了贪婪,贪婪分化出了善与恶,道德也随之而来,成为了善与恶的界限。道德在每个人心中的界限都不同,这叫道德标准。道德标准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最重要的是标准之所以为标准,是因为其不可变更性,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2. 同情与宽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种行为超越了道德标准,应当如何去理解与对待呢?3. 道德对于人的作用。人和动物一样都存在原始的恶,不同之处在于惩罚可以改变动物,却只能机械式地改变人。“狗改得了吃屎,人却无法改变”。

  • 头像
    自由江江 读者

    第二部冯提尔的片子,依旧那么炸裂。影片把人性的丑恶揭露得一览无余,最后杀光所有人点了,“先杀孩子,让母亲看着”,完美诠释什么叫以怨报怨!

  • 头像
    西弗斯的猫眼 投稿者

    很多很多年过去了,发现自己看过的这部片里始终忘不了妮可那惊恐又受伤的眼神

  • 头像
    厦门汉书院客服 投稿者

    你有什么资格从上而下的审判别人,这个主题很符合最近经历的一些事。影片还剩半小时的时候,一度因为女主的圣母拯救光环想给这部影片打两星,直到女主开始屠镇,由“神”蜕变为“人。很好,放下你的傲慢吧。

  • 头像
    过关 投稿者

    不愿再看第二次,太煎熬太愤怒

  • 头像
    小月友 投稿者

    戏剧课上看过,当时尤为震惊

  • 头像
    小怪兽乐园 投稿者

    舞台剧形式看的有点压抑,人性的自私在小舞台上无限放大

  • 头像
    餐饮管家文文 投稿者

    视听语言太差,用旁白交代剧情,这是让我们在看孟京辉的小剧场戏剧吗?12分钟弃剧。

  • 头像
    云中的 投稿者

    穷山恶水出刁民

  • 头像
    珍惜眼前珍惜你 投稿者

    拍得太长了

  • 头像
    李宝清贾起合总代理 投稿者

    希望我们始终保持有底线有原则的善良,就事论事,是善良而不是妥协!不要把自己放在错误的一方,做错了就一味的道歉,这不是你的错!一味的退让只会让他人强势入侵你的领地,随意践踏。同时不要以为自己的真诚可以打动别人,原本有良知的人才会被唤醒,而一个根子本就恶劣的人,不会!

  • 头像
    调皮的杨老师 投稿者

    不喜欢这种舞台剧的形式,所以看不下去,不评分。

  • 头像
    韩知欣 投稿者

    太独特的电影了,最后的反杀也没有特别冲击到我,我持保留态度。

  • 头像
    无名窗帘墙布 投稿者

    圣母落入人间结果变成人屠修罗,摄影技巧非常有趣的一部电影,但内容太黑暗了…

  • 头像
    落地 投稿者

    真不知道怎么评价了

  • 头像
    光速比分 投稿者

    待评

  • 头像
    以后 投稿者

    每个地方都是狗镇!妮可基德曼太美了

  • 头像
    魅丽 投稿者

    布景特殊 地图设限 穷山恶水出刁民..恶心的伪善..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一个想用自己善良承受一切屈辱的圣母 一群做尽坏事却始终觉得自己在取得应有回报的畜生 社会中“与众不同”的人只在有利用价值的情况下才能被群体接纳..很现实也很残酷 不过结局大快人心!不然真的要很生气

  • 头像
    投稿者

    看到妮可被……心都碎了

  • 头像
    赵菇凉 投稿者

    窒息

  • 头像
    阿塔尼斯 投稿者

    对我来说很新奇的舞台剧形式,剧情不用多说,慕名而来。看了一些解说觉得这个片隐喻,往那方面想的话好像也确实可以。

  • 头像
    夏平安 投稿者

    露骨直白地展现人性的残缺,被操纵3个小时的共情只为了等待最后十分钟的残暴。一部跨越真实与虚构的,有形与无形的,内在与客观的伟大作品。值得无数次地观看。

  • 头像
    导购的 投稿者

    人生就像台球,被不同的人碰撞后,生活的轨迹也会不一样

  • 头像
    待踏喵蹄清夜月 投稿者

    断断续续六个月才看完

  • 头像
    清华智鸟陈老师 投稿者

    你仁慈因为你傲慢。

  • 头像
    涵歌 投稿者

    如同学术论文一般冗长晦涩,舞台剧的形式主义再创新高,第三幕车内对话揭示核心:反对庸俗的傲慢的善

  • 头像
    安徽舒涵 投稿者

    神作

  • 头像
    诺一宝贝 投稿者

    真是疯蹄儿的电影,女主都有点大病。狗镇、狗镇,个个都狗。

  • 头像
    神区块链 投稿者

    二维小镇,跨越时间、场景、距离、实现一部舞台剧电影不需要华丽的剪辑技术,将一群演员关在实验室中产生化学反应不得不说冯提尔真的很懂狗,第一次在影圈看到对狗与人联系如此准确的作品喜欢狗,是因为狗纯粹的思想以及本性的放肆是不拘束的自由也是人向往的世界讨厌狗,是因为狗野蛮的獠牙,利益夺舍的面容其实人就是包装下的狗不是圣人,罪有所罚最贴切的“良心被狗吃了”

  • 头像
    踏上旅程 投稿者

    反映人性的一部片子,特别是一些小的片段特别真实且讽刺,很值得观看,也很不错。

  • 头像
    木每王木木 投稿者

    就如女主讲的,如果我们中的人,也生活在狗镇,也会如此吗?每个人的第一个反应都是否定的。可是狗镇里的村民开始如果遇到这个问题,也会是坚定的否定。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丑陋是自己都无法了解的。我们只能先认识自己的天使。

  • 头像
    梦西西 投稿者

    太压抑,怀疑导演有施虐倾向

  • 头像
    德森精密 投稿者

    1.0。三个小时场景不变的话剧,前八章极其无聊,并且充斥着傲慢和自以为是。导演在丢掉布景的同时,也丢掉了剧情节奏、人物逻辑,只剩下这部简陋到不像电影的话剧,要不然一步到位把演员也丢掉,让旁白来写个小说吧。

  • 头像
    小星球 投稿者

    都自私,都虚伪

  • 头像
    兔子长虎牙 投稿者

    最佳。这才是电影该干的事。盲山盲井狗镇,评分这么低也没获奖,看来人性真的更热爱恭维

  • 头像
    分享快乐与忧伤 投稿者

    这世上没有天堂,没有桃花源。结局大快人心。

  • 头像
    凯瑞 投稿者

    怎么还没有大爹去__州救__链,唉

  • 头像
    习习自媒体 投稿者

    不想在意宗教的隐喻或是其他的哲学问题,单纯只想说结局解气

  • 头像
    清谷橘 投稿者

    把大家叫出来三个钟就这么点事啊,可能年轻点的时候会感触吧。。。。更喜欢狩猎

  • 头像
    韶华 投稿者

    观感并不好,时长又太长。

  • 头像
    夏威夷州 投稿者

    对不起,🔟

  • 头像
    高旭灿 投稿者

    前面一直不懂格蕾丝为什么对镇民们这么宽容,最后一段揭示了原来你格蕾丝是根本没把镇民当人啊

  • 头像
    酒徒 投稿者

    太震撼了,可怕的人性

  • 头像
    安静 投稿者

    @Meguro Cinema

  • 头像
    梦里依稀风铃响 投稿者

    路西法受难记

  • 头像
    尘归离别 投稿者

    舞台剧式的观影体验,赤裸裸的揭露出善于伪善的差别,不要用傲慢的价值标准去尝试原谅显而易见的丑恶与阴暗。

  • 头像
    投稿者

    纯善的出发点和只针对自己的高道德标准,在遇到纯恶的环境=羊入虎口,时刻把问题归咎于自己,不允许自己升起一丝恶念,对着眼神里藏不住饥渴的狩猎者求救并发出爱的信号……虽然结果上羊才是虎,虎不过是狗,Grace更像一个审判者,通不过考核的人为这份被动接收的善良和自己的不当反应付出代价

  • 头像
    北城锦瑟 投稿者

    狗镇里的全是狗,只有狗像个人

  • 头像
    钣金设计高 投稿者

    妮可基德曼散发出无与伦比的美。

  • 头像
    阿纤 投稿者

    女主真的情绪特别稳定,看的我一肚子火。

  • 头像
    杜鹃鸣蝉 投稿者

    女主坚持留在小镇的理由是…?一直能忍受穷恶镇民太假太圣母了,最后放火一把屠镇也没有很爽,直到最后女主都是淡淡的那副样子看得心里窝火,道德绑架自己就是最大的傲慢。

  • 头像
    六昧 投稿者

    很早就放入想看的片单中,然而影片的特殊风格让我有些不能接受,试了三次,都在10分钟之前放弃了,总之没能等到妮可基德曼出场。这次终于等到她出场了,于是把想看变成了看过,并给了9分的好评。

  • 头像
    日常小迷糊 投稿者

    不太明白最后片尾的照片,这是真事吗?话说回来,全世界农民差不多都一个b样,也是应了那句话,女人最怕裤腰松,女主一直在用自己性格感化他人得来的全是报应,何必呢,还好导演最后给了个大屠杀,要不然这导演走街上就会有被锤的风险

  • 头像
    拈花笑红尘 投稿者

    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现在还记得当时看的时候给我带来的那种震撼的感觉。既真实又唏嘘,那大概是第一次看到电影中对人性如此赤裸的痛骂。

  • 头像
    爱笑女 投稿者

    舞台剧形式的拍摄蛮新颖大胆,就是单场景和旁白显得电影略微冗长,不过也蛮符合dogville的生活节奏。dogville从反对到接受grace,从忧虑自身危险到想办法压榨grace,从担心其逃跑到出卖grace,就是人性和现实世界的缩影。可悲的是,grace从dogville跑出后,而我们生活在又也逃离到一个又一个dogville中。arrogant这个概念,是我在结局之前没意识到的。一味地接受原谅他人之恶,确实是arrogant至极,仿佛是已经低头往下审视他人。

  • 头像
    林汉添东莞景星木业 投稿者

    😹

  • 头像
    柠檬种草 投稿者

    一开始以为是想拍人性之恶,最后才发现是个资产阶级占据道德制高点的自娱自乐。

  • 头像
    认真的铁拳 投稿者

    看到结局第一反应是爽了,但是马上又想,真的爽了吗

  • 头像
    过澹 投稿者

    那些人让我感到恶心

  • 头像
    哼哼 投稿者

    这电影也看了一半左右 抽空完整再看一遍

  • 头像
    逸玖儿 投稿者

    表现形式有话剧的感觉。

  • 头像
    高超 投稿者

    《傲慢圣母来到我家乡之团灭》——178分钟版本太拖沓了。基德曼太美了

  • 头像
    投稿者

    人是万恶之源。

  • 头像
    飞跃极限 投稿者

    弥赛亚重临,软弱与良心,恶之道德与权力意志。

  • 头像
    皮卡丘的弟弟 投稿者

    善良是选择

  • 头像
    投稿者

    丹麦以前有童话故事,现在剧本故事也不差。dog一语双关。父亲说女儿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原谅是傲慢。汤姆阐述了狗镇的野蛮人不会被教化。

  • 头像
    温凉 投稿者

    宽恕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美德,虽然可以使人拥有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却将自己的肉身置于一个遍地是低等动物的世界。人实在不应该对同类放低道德标准,懂了鲁迅先生临终时“一个都不原谅”的心情。

  • 头像
    阳光下 投稿者

    如果没有道德和法律约束,人类只是一群自私自利狂妄自大的动物。

  • 头像
    脸盆中的花影 投稿者

    当然,一部质量非常差的电影,什么奖都能拿。

  • 头像
    林好逗儿 投稿者

    揭露人性丑恶的片子总是看得很爽

  • 头像
    摇摇摇 投稿者

    人啊~~

  • 头像
    自渡 投稿者

    女主不是黑道大佬女儿的话才符合现实,不过这是电影,反转爽就完了

  • 头像
    华衣公子 投稿者

    探讨了人性之贪婪。不过三小时讲课意味过浓,情节设定极为不合理,最后逆转简直臆想,女主甚至还能留下眼泪?

  • 头像
    梅花十三 投稿者

    3.5

  • 头像
    岳林熙 投稿者

    10 简单的生活限制了他们的道德底线。更多角度的看人性。感觉是以话剧的简单表演形式,更直白的表达了内容。

  • 头像
    小花匠难得也想稍微像个小杠精 投稿者

    我觉得女主是最大的恶,但是我不觉得女主的塑造得真实。女主是黑帮老大的女儿,从小必定过着大小姐的生活,只是受不了继承家族事业逃跑。女主必定爱好自由,连这种生活都无法忍受。却甘愿跑到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做免费奴隶和妓女……并且她本身不是逃犯,只要发现不对劲的地方可以随时摆脱。而导演偏偏要塑造出这样一个宇宙级超级无敌圣母婊……脑残。要塑造人性恶,主角起码不能是圣母,受虐狂,脑残。亦或者作者对于善的理解就是圣母,受虐狂,脑残。

  • 头像
    小怖 投稿者

    一场人性的试验

  • 头像
    投稿者

    场景单一,像舞台剧,我觉得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好处在于让人将关注点放在故事本身,坏处则是过于考验观众..流落到小镇的女人,即便干再多活,也逃不过人性的审判,直到被像猪狗一样对待。结局十分戏剧性,黑帮父亲给予了女人权力,也促成了最后全镇暴毙的爽局。看似道德高尚的男主,最后也被戳穿了虚伪的面具。人和狗不同在于,狗可以被教化,而人不行。

  • 头像
    朱家豪 投稿者

    goodbye tom

  • 头像
    投稿者

    啊? 如果原谅别人是一种自认处在道德高地的傲慢,那么审判不是吗? “你不惩罚犯错的人就是不给他们知错的机会”,甚至更为傲慢😿知错的机会就是要灭掉整个镇吗 这个地方不太是一种性本恶与否的问题 是… Grace要如何开展能够让人知错、且不傲慢的审判呢?(怪怪的反正 一种直觉让我抵触这个故事

  • 头像
    帅旦 投稿者

    接受不了这样的表现形式

  • 头像
    历史那点理儿 投稿者

    不错的舞台剧

  • 头像
    何冉冉 投稿者

    什么舞台剧啊。

  • 头像
    甜剧君 投稿者

    跟着摇曳晃动而迷离的镜头,每个人的道德标准渐渐支离破碎。冯提尔是个药剂师,配出一瓶又一瓶人类道德的具像化药水。他的电影总是也最是让我不快的一点在于他太会利用声音和旁白,人物们的配音几乎是含住麦克风在说话,听起来的感觉恶心到像用一根燃烧的棉签从耳朵慢慢捅进大脑,把人性最不齿的部分烧得透亮,滋滋作响。

  • 头像
    月出撤江河 投稿者

    舞台剧的形式挺新颖,近三个小时的长度,前两个半小时进展都很慢,但也没觉得看不下去,最后的复仇和对人性的认识还是很过瘾的。

  • 头像
    写写人事 投稿者

    人性的恶,到底应不应该原谅?

  • 头像
    小紫米 投稿者

    178分钟版,中间一度看到想退出,不是因为烂而是因为看得难受。详情“长评”

  • 头像
    天使张恒 投稿者

    导演怕不是有点缺心眼?

  • 头像
    苇大人 投稿者

    又一次被惊艳了

  • 头像
    白了又了白小 投稿者

    像一场大型的关于权力与人性的社会实验人的缺陷权力对人们的压迫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

  • 头像
    约雪 投稿者

    看了,没看懂😢是话剧吗?然后没看完…

  • 头像
    投稿者

    剧情挺好,就是不太习惯舞台剧的表达方式

  • 头像
    胡子拉碴熊大叔 投稿者

    令人深思!

  • 头像
    黄鹤老板 投稿者

    只记得窒息。

  • 头像
    小达人 投稿者

    不应该做没有原则的老好人

  • 头像
    小甜心 投稿者

    人性的晦暗

  • 头像
    发现达尔文 投稿者

    舞台剧形式的电影确实新鲜,不过相较正常实景拍摄确实还是差了点意思

  • 头像
    法师 投稿者

    多年前看过,舞台剧风格的电影。

  • 头像
    木棉叶 投稿者

    值得一看

  • 头像
    投稿者

    10/10,目前为止年度最佳,可能今年也不会有超过他的作品了。

  • 头像
    户口由辶 投稿者

    无敌了

  • 头像
    摆脱冰球突破的技巧 投稿者

    旁白和场地,感觉像是玩游戏

  • 头像
    动物傳心 投稿者

    恶心,真tm恶心。everyone

  • 头像
    见字如晤 投稿者

    不是每个人都是mob king的孩子,更多的罪恶只是被掩饰下去了。

  • 头像
    慢慢 投稿者

    虽然开头就猜到了剧情走向,但舞台剧的形式还是更赤裸的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之恶。只是结尾格蕾丝和爸爸那一段“原谅是一种傲慢,掌握权力惩罚恶才是人性趋善的途径”,确实挺出人意料的,如果是我拍的话,我大概会跳过这段直接让格蕾丝展开大屠杀。

  • 头像
    周金虎 投稿者

    顶着一张“祸国殃民”的脸,却在狗镇“卧薪尝胆”,看了三个小时只为等待一个复仇爽文,结果……果然狗镇只有狗能活下来。

  • 头像
    李君如 投稿者

    实验电影吧,把舞台剧搬到电影里来我还是欣赏不来

  • 头像
    老武汉 投稿者

    真傻比啊拉丝,但也只停留在“形式”上了

  • 头像
    想念过去 投稿者

    最后还是来自父亲的说教 真好笑,就像导演的说教一样看过的最恶心的电影 请别再把强奸的镜头对向女性的柔美

  • 头像
    垒猪儿 投稿者

    看不下去。

  • 头像
    水晶梦 投稿者

    平庸之恶

  • 头像
    山人物语 投稿者

    观影过程很难受

  • 头像
    旅行体验师石头 投稿者

    最后的结局谁能想的出来呢。

  • 头像
    小魏呢 投稿者

    人性试验场

  • 头像
    尼尼 投稿者

    看得极度不适…但这也许就是导演的目的吧。乍一看像剧本杀(笑,女主像是被父亲保护得太好了以至于如此圣母傲慢。此外黑帮父亲说:“你学得太多了。”我笑得好难受……最后的屠杀一点都不爽😃

  • 头像
    兔小灰小宇 投稿者

    喜欢舞台剧的形式,但是看得我很压抑。对高一的我太超前了,对现在的我是不会再看。

  • 头像
    一般般 投稿者

    确实傲慢 所以选择原谅可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权利..有了权力就有这个能力了

  • 头像
    我的茶水 投稿者

    全片又名论arrogance

  • 头像
    夜青衣 投稿者

    【8.5】

  • 头像
    海萍 投稿者

    对于受害者格蕾丝的种种挑刺审视批判和有罪论,让我想起,“好人,就该被人用枪指着?”及“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 头像
    大连变现服务 投稿者

    同理底层人民是无需门槛的,走向权利需要经历身心的考验从而转换,觉得自己不幸福的有钱人经历这么一遭准都觉得自己幸福极了——这种思维注定决定我是被开枪射杀的那个。

  • 头像
    吃饱饱睡觉觉 投稿者

    不要低估人性的恶

  • 头像
    谢谢大家关心我 投稿者

    很多方面设计巧妙,打击面挺大的

  • 头像
    双双 投稿者

    the film is not pleasing and the message it carries is quite disturbing, let alone the naiveness that comes naturally with it

  • 头像
    投稿者

    影片的这个氛围是压抑至极的。”你不给他们知错的机会,是你因为你自诩道德高于他们,这就是傲慢。”这句话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思路。无休止的选择宽恕与原谅,实则否认了人被规约的可能。善良如果没有长出牙齿,那就是软弱。善良得有原则,感性得有底线,这便是处世之道。

  • 头像
    最新老司机推荐视频 投稿者

    太长了。。。

  • 头像
    悠儿了个悠儿 投稿者

    解构的城镇,被窥视的人心,人性的更迭,人,或许本就不该与世界接轨。

  • 头像
    小妖灵灵 投稿者

    布景看得有点疲劳……

  • 头像
    华华 投稿者

    arrogant

  • 头像
    蓝月亮水晶侠 投稿者

    看了十几分钟,布景和旁白太让人出戏了,完全看不下去。

  • 头像
    折镜 投稿者

    好在结局是好的

  • 头像
    小橘子 投稿者

    舞台剧形式,制作成本低;女主的傲慢在于,以圣母般超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原谅道格维尔小镇所有的人因为自身贪婪、懒惰、嫉妒等劣根性犯下的罪恶。但其本质上并没有把自己和小镇上的人视为人格上的平等,只是以上帝视角俯视其他人的平庸、懦弱和局限,从而说服自己原谅。不过结束之前确实没有预料到女主的神秘身份……

  • 头像
    发现美 投稿者

    女主太圣母了,就是为了突出最后的爽感女主前期一直当圣母有点强行了

  • 头像
    没脾气的脾气 投稿者
  • 头像
    无求品自高 投稿者

    奇怪的舞台电影,还那么长,并不是什么复杂的故事🙁欣赏不来

  • 头像
    别动心 投稿者

    我向来不以恶去揣测他人,但人间从不缺恶。可怕的是我还没power,面对招架不住的恶眼泪也无法控制。话剧的形式开场让我以为看错了电影。

  • 头像
    师资助理郭平 投稿者

    太长了,可以精简一点,节奏快一点点。所有人在这个环境里都会释放恶的一面。要避免危险的环境发生。穷山僻壤并不意味着罪恶低,他们只是没有选择。大城市为更大的东西,小乡镇为一个碗一块地。顺从狗,狗只是狗,不顺从狗,狗可以学会更多东西。顺从人,人就不比狗。无原则的宽恕是傲慢,是恶的催化剂。

  • 头像
    人在旅途 投稿者

    一直不习惯戏剧的扁平化画面,但是这部电影的内容真的写的好哇,那些看似无聊的手持人物面部特写以及讲述性的旁白,却让一句话都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去探讨人性,的确是有点文绉绉“装逼”台词,但即使是从这一百个心眼子里也看不透人性的本质。

  • 头像
    池庸渔雅 投稿者

    剧情挺好挺讽刺的,原谅我接受不了这种话剧式电影,只能看剧情解说。可能是为了节约成本吧,但总归少了电影的感觉,看不下去原片

  • 头像
    传媒考研一加一 投稿者

    电影的对话与场景

  • 头像
    幸福是彼此相偎时的感觉 投稿者

    实验电影?I really need this power to shape my world to a better place by killing something soft inside. Being ruthless pls

  • 头像
    李玉媱 投稿者

    这电影这种近似舞台剧的形式我好像还真没怎么看到过,于是被开头劝退无数回…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因为这种形式让我对电影的情节也有点无感…

  • 头像
    小雨思政名师工作室 投稿者

    原谅是一种轻视,而复仇是一种公平

  • 头像
    二叔 投稿者

    种因得因,种果得果。

  • 头像
    静水流深 投稿者

    统统杀掉。

  • 头像
    学不会 投稿者

    舞台剧无实物表演,各种硬推变焦镜头,道格玛95真的接受不了,最后变成了复仇电影,把前两个半小时的压抑进行了释放

  • 头像
    柠檬初梦 投稿者

  • 头像
    松下闻 投稿者

    前面有多虐心,结尾就有多解气!

  • 头像
    地头力 投稿者

    这尼玛不是电影,难看至极!

  • 头像
    软糖妹纸 投稿者

    电影的形式很特别,像在看话剧。心疼,越是美好的东西越容易破碎。

  • 头像
    经年鲤 投稿者

    当时女主角被qj的司机重新送回狗镇时,看到被震撼到了,人性的恶

  • 头像
    靓花约蝴蝶 投稿者

    最后导演把狗镇的人都杀了,导演为观众杀的。既然这些人都是坏人,那把他们都杀了怎么样?导演问观众。这部电影就是一部道德测验。此电影观照观者。

  • 头像
    梅子酱 投稿者

    当圣母遇上得寸进尺的狂徒,把人性演绎得淋漓尽致。手握power,该用的时候不用,还嘴硬想回去当奴,那就是真傻瓜。心疼黑帮老大,我都替他捏把汗了,怎么这么不省心呢,总算把这傻孩子唤醒了。毕竟人心险恶,温室的花朵也该成长成长当接班人了,注意!以后别傲慢了哈~

  • 头像
    热搜山崎 投稿者

    给初中的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从此之后再也没看到过类型片

  • 头像
    戴志梅 投稿者

    从叫了黑帮人来后就猜出应该是父女关系了,毕竟小情人不至于这阵仗,但最后那番讨论还是把我恶心了一下。狗镇的设计很新颖,前面剧情虽然知道是铺垫但还是有点无聊,最后的复仇也不太痛快。。。如果我早些年看这部可能会有些启发,但现在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人性的丑恶早就不算什么新鲜议题,不仅对狗镇人的变化丝毫不感到吃惊反而觉得比我想象中暴露的要晚一些。还有就是感觉导演挺装emmm总体感受就是给三星少了点四星又太不值。。。ps感觉全世界的虐女导演都这样,用女角色的柔美和男人的丑陋对比让人感到不适,然后大篇幅拍虐女桥段和女主的特写,咋说呢,感觉挺low的,爽的是谁都心里明白看了会评论突然迷茫了,感情大家都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呗,我感觉揭露人性的作品并不少见啊,也没怎么直击心灵啊,现在流行的不就是性恶论吗)

  • 头像
    可乐拌面 投稿者

    人是善恶共同体

  • 头像
    芝蓝 投稿者

    怎么就理所应当了

  • 头像
    爱尔眼科诸黎星 投稿者

    小时候看的

  • 头像
    凉鸡抽玉溪 投稿者

    对不起,要不是美丽的妮可支撑着我真的看不完,又长又无聊🥱

  • 头像
    梦远 投稿者

    Madera | Hi Grace, how was your morning?

  • 头像
    陈淡淡 投稿者

    一旦人认为人可以控制别人的时候,人的贪婪可以被放大到无穷,人的邪恶也可以无穷,你可以善良,但是你的善良必须有锋芒

  • 头像
    叶青竹 投稿者

    没想到是这样的呈现方式哈哈

  • 头像
    渊夜寒鸦 投稿者

    舞台剧式的风格和结构,剧情好像王尔德童话的模式啊,但是够黑暗,我喜欢!圣母心的本质是arrogant,说的太对了。

  • 头像
    神牛多级分选 投稿者

    太绝了

  • 头像
    不妨事就行 投稿者

    “你认为没有人能达到你的道德水平所以原谅他们,这是一种傲慢。”原谅是一种轻视,而复仇是一种公平。人性本恶。

  • 头像
    又到村中 投稿者

    好难看,也不是多不好看,而是看起来很困难。运镜、置景、剧情都硬邦邦的,看得让人烦躁,尤其大量旁白,sounds stupid。又长又硬,每一句台词后都想接一句so what?

  • 头像
    高丙寅 投稿者

    还好有这个结局

  • 头像
    鱈魚灬唔堡 投稿者

    人性永远是最不值得猜测的他们死了就够了吗那些罪恶就足矣弥补嘛不能

  • 头像
    洋葱 投稿者

    干得漂亮

  • 头像
    桔子医考 投稿者

    补标

  • 头像
    做心中的自己 投稿者

    没什么可说的

  • 头像
    黄闻 投稿者

    补标,不评价

  • 头像
    小客人 投稿者

    揭露人性之恶 伪善之人更可怕

  • 头像
    听听那雨夜 投稿者

    整个故事让我想起了那个为了叛逆而去拍了重口味小电影的华裔富家女。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场话剧,我实在是不怎么喜欢话剧,丧失了太多的真实感,最后富家女的性格转折也太过生硬,如果不是采用话剧的形式让它有一种莫名的逼格,这片子不会得这么高分的。

  • 头像
    湖边二郎神 投稿者

    178min版~ 这个导演可真是会哗众取宠啊(真的)。但看一些解说,好像也很赞很厉害的样子。我不喜欢的是,这个电影非常明显的形式大于内容,我不想为形式打分。另外就是,它想要探讨的问题有点多,可又都不够有新意。(嗯,看电影就这么主观……)

  • 头像
    上先生 投稿者

    习惯会成自然

  • 头像
    陈香玲 投稿者

    4/5

  • 头像
    不争气蒸馒头 投稿者

    那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为结局

  • 头像
    投稿者

    没有华丽场面的舞台式电影,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长,影片对人性之丑陋的揭露深感恶寒。

  • 头像
    胡椒咸蛋黄 投稿者

    人的本质或许是伪善,让步与妥协所换得的是进一步的掠夺。宽容也是一种傲慢。我无意报复,我只是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 头像
    麦寻女装 投稿者

    整个过程让我看到了我的家乡,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就是世界上最残忍的狗镇,平凡人很无奈的被同化,我至今还无法以自己的能力走出那个地方,我现在在广州顽强生活着,我希望早日安家户口在广州永不再回去

  • 头像
    黎老师 投稿者

    7/10 狗狗🐶 片子宗教暗示还是很明显的

  • 头像
    深海的鱼 投稿者
  • 头像
    默小茉 投稿者
  • 头像
    陆力 投稿者
  • 头像
    陌一浅笑 投稿者
  • 头像
    王白石 投稿者
  • 头像
    五金机电一体化批发 投稿者
  • 头像
    想打败牛魔王的至尊宝 投稿者
  • 头像
    白日梦想家 投稿者
  • 头像
    周龙 投稿者
  • 头像
    景云居士 投稿者
  • 头像
    唱歌技巧教程 投稿者
  • 头像
    伽笛瘦 投稿者
  • 头像
    柠香 投稿者
  • 头像
    黑曼巴的爱 投稿者
  • 头像
    饭饭 投稿者
  • 头像
    愿得一人心 投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