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点评:光荣之路 Paths of Glory
“我有时会因身为人类而感到羞耻,而现在这种情形正是如此!我根本不可能为辩方总结陈词,因为法庭根本没有给我公平的案情陈述机会。” “你是在抗议这次庭审的真实可靠性吗?” “正是,长官。我抗议我被阻止出示我认为对被告至关重要的证据。控方没有任何证人,没有书面起诉被告的起诉书。最后,我要抗议,这次审判没有速记记录。昨天早上的进攻不是法国荣耀的污点,亦不是法国军人的耻辱,这个军事法庭才是污点和耻辱,对这些人的起诉是对人类正义的嘲弄。尊敬的庭审人员,判决这些人有罪将成为使你们至死不得安宁的一项罪行。我不敢相信,人类最崇高的情感冲动,即对他人的同情心,竟然在这里荡然无存!
观感十分“锋利”,观点来得掷地有声,刀刀见血。
分明是一部近70年前的战争片,竟然看到了些当下些许熟悉的影子。原来有些腌臜、扭曲、虚伪真的是跨越时间、文化、组织的,这种生而为人则必会滋生的共性,不禁令人无言长叹。
以人为目的的,总是会受到打击,因为其他人都是为以事为目的。
希望伸张正义的人,在小人当权的常态中,总是被陷害、污蔑、造谣。
真正的勇士就像王阳明,被陷害之后,悟道崛起。
Soldiers usually win the battles and generals get the credit for them.——Napoleon Bonapartei。荆棘由士兵撕开,荣耀由长官获取。文明越发达,罪恶的形式越能推陈出新,任何集合共同体的构建,要么依附于个人的铁腕领导,要么植根于高尚的信仰,要么寄生于腐朽的官僚,犹如美林时钟如此往复,有时转的太快甚至三位一体。库布里克在军事法庭快速切换的镜头语言让人惊叹,行刑的场面荒谬可笑却又可悲——生活是荒谬的,人类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但自己的命运往往被规律和群体束缚,也许只有在片尾德国女孩所唱的民谣Der treue Hussar中才能找到一丝心灵的净化。
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将军,对待手下竟如同敌军,耽于香酒美人,士兵变成了获得荣誉的牺牲品,不仅是为了将军的,还有祖国的,当人变得虚伪,生命在他眼里就变得无关紧要。别让理想主义者们死光,也别丢弃人性中最后一丝怜悯,也别忘了内心呼喊的正义,否则人类将变得多么残酷、丑陋。
恰好最近在读孙子兵法,脑袋里蹦出来的是这场战役的发起完全是服务于政治的。从电影本身看,是一部没有敌人出现的战争片,干净利落;两个点印象最深,其一是法庭上理想主义者的辩护“我曾数次羞于作为人类的一员,这将是一次”,其二是片尾士兵们的情感起伏。
这是一部直白的电影,也是不到30岁的库布里克拍摄的一部极为克制冷静沉稳的电影,“人类用沙,捏出梦里的通天塔,为贪恋不惜代价。”这是一部战争片,却没有敌军的踪影。士兵没有死在战斗中,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上,而远处还有断断续续的炮火提醒我们战争还没结束。“我曾多次以身为人类而感到羞耻,这便是其中一次。”
库布里克在这部的叙事极其成熟 人物的刻画也很细腻 军官的腐败 自私自利的嘴脸活灵活现 战场上的无奈 残忍 极端环境下的人性也描绘的非常细致 其中整部片子的设置中最巧妙的还是库布里克别出心裁的场景设置 在如此特殊对条件下人们会做出怎样特殊的选择呢 我想这部电影正是因为在这样一个特别的设置下展开才能获得最终的效果
战争的残酷不仅在于战场上的生死,而且也在于战时的政治倾向和高官那种该死的荣誉,当看到三位蒙冤的士兵枪决时的场面,让我好笑又无奈,好笑的是“离谱”的情节应该大概率出现在影片中,无奈的是转移奔赴前线打仗的精力,反而要处理这种完全可以不用大动干戈的事情。
看到最后,我觉得战争会让人民变成冰冷的机器,会让人麻痹自我。
“光荣之路就是引导你走向坟墓”——满脸泪水的德国女孩用一首德语民谣,让一群法国士兵泪水夺眶:今年情绪起伏最大的一部电影。(PS 虽然是很沉重的故事,但是看毕 内心最终感受到的一种年轻导演的理想主义😭我的评价依然是:“我终究无法对生命的苦难做出感激的姿态”。
刚好看完了局外人,真的感触太深了。两者都有对二十世纪法国政治的批判,都有在判决时强以法兰西的名义,都有在宗教怯魅后苍白可笑的神父。不同的是,加缪在结尾选择用尽全力对这个糟糕的世界呐喊,而Kubrick则用士兵们合唱的德语小曲给人以光荣温情,令人而潸然泪下。达克斯将军在伸张正义后曾被训到“you are an idealist and I pity you as I would the village idiot.”但我永远会歌颂理想主义,因为这是人类真正的光荣之路。
影片不长,一战法国高级军官命令下面的部队攻占德军的一个阵地。一级一级的军官开始部署任务,这个任务难度极大,基本不可能完成。战斗打响后,大部分军队冲锋都被德军打死了,剩下的又撤回战壕,最终没能完成任务,上级军官认为这些人贪生怕死,扰乱了整个部队的军纪,协商后选出三个替罪羊审判并枪决。最后没啥反转这三个人就是被打死了。影片也差不多结束了。
Bureaucratic system
草菅人命
累的要死,本来想逃课。一看今天是库布里克,还给他妈的看!说是战争片,其实是个反类型的法庭戏。一切的因,造就一切的果。不公与死亡笼罩着我们所有人,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影片最后当全片的弱者(士兵)在欺负更弱的战俘女人时,他们旋即又被女人的歌声所感动。最后上尉下令,让士兵们在多一会儿。上尉走开了,库布里克深刻了。
不错,战争是残酷的,不管是民众还是士兵都被战争所迫害
但总有那一瞬间、一首歌,能击中内心最柔软的一个角落
Kubrick借一战的壳,写人性的恶。战场上最可恶的不是不长眼睛的子弹与炮火,是上下级之间的权利链条,是不分来由的丑恶嘴脸,可敬的是,总有理想主义者为了那一丝光芒奋斗。几次主观视点镜头,配上幽默却并不轻松的对白,情节剧似的结构,就让法国破防了。
《光荣之路》告诉我们,战争中最残忍的不是那炮火连天,子弹乱飞,一不小心便丢了性命的危险,而是在战争背后那顶着冠冕堂皇借口而来的尔虞我诈,爱国主义是无赖的借口,也是那些看着伟大其实小人的将军们的墓志铭。最难忘的是舞台上那位德国歌女唱起歌后,酒馆中法国士兵低唱,让故事在最后带来温暖
从将军脸上那道疤能看出来,他也许曾经也是跟上校一样英勇的军官,带着部队冲在最前线。所以究竟是人性使然还是战争或制度将人异化?上校如果真的上位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将军?勇敢的士兵也会怯懦,正义凛然的法官也会心虚惭愧,无情的旁观者也会流泪。当第一个念头出现,第一个命令下达,第一声号角吹响,子弹就已经平等地射向每一个人。
人性的恶展现的淋漓尽致,士兵的生命在领导者眼中只是谈判升官的砝码,allin丝毫不在意,最后还要找几个替罪羊宣导,唯一正直的上校在其中格格不入。结局的敌对方歌声融化了彼此间的隔阂,全世界的人类本就同根同源,为何要如此相杀。库布里克电影总会有反战思潮
平和沉静,不为了调动情绪有任何过分的痕迹,让观众自然而然产生对战争的怀疑。行刑前提交了证据又不置可否的设计好棒,符合老奸巨猾的将领性格,又让我看行刑总有种希望,事后想想何尝不是三人的心境。后面的画面形式感加重了,各种对称,给人现实荒谬的感觉~
“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希望悬着又死了使得片子最终没有落入俗套,但自从看清了战争只不过是男人们分赃失败导致的自相残杀,完全是一场自导自演、自作自受、自我感动的表演之后,我再也无法直视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各种添油加醋的战争片,无论是歌颂、反思还是库布里克式的批判和讽刺我都无感了,谁发动战争,就应该由谁承受战争的后果,男人的内部矛盾却让全世界为牠们擦屁股。
士兵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他们没有倒在敌人的枪口下,却死在了自己的将军手里。通往“光荣”的道路由士兵的尸体铺就,只是为了掩饰指挥失误和满足他的虚荣心。我曽以为会有反转,但一切就这样荒谬而现实地发生了。“如果你没有攻下蚁丘,你就是不够英勇。”
开头对话就已定下了基调,战争实际的残酷总让人忽略了那些在背后“发战争财”的败类。当活人死人只是一个冰冷的,满足某些人利益的数字… there are times when I’m ashamed to be a member of the human race…
没有最后一分钟营救,三个士兵无奈地走向死亡。把嘲讽和绝望进行到底的同时,库布里克也没有忘了放一点柔情,片尾的The Faithful Hussar令人难忘。
士兵的生命,被消灭在官僚压制和懦弱陷害中,对无辜者的法庭审判是对这场荒唐战争的最大讽刺。所谓的光荣之路,成为达克斯上尉一个人对内的抵抗战。
把他们召集的是避难所,但这个避难所里的无赖想要将失败找个替死鬼时,避难所就送他们上路了,去为无赖随便一个的不可行想法努力。只因无赖既虚伪又有身份,能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将利益置于生命之上,将规训置于公正之上。但是又有多少善良的人能胜过他们。将军喜盈盈交易,上校为理念奔走,士兵只想不再恐惧,能够回家。
什么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替罪羊不知道为什么而死,我真的天真地以为会有反转,最后还是一条路走到黑了
With Harry. Anti-war. Tragedy. Perfect story. Perfect sarcasm. Good shooting. Reminded me of 12 Angry Men.
除了黑白,其他的并没有让我感受到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电影。
光荣之路……
真正的有价值的战争电影一定是反战争的,而库布里克这部1957年的非常早期的作品中,其运用的手法超越了曾经反战电影的惯例,《光荣之路》提供了一种连贯、令人信服的尖锐和永恒的人际互动视角。这部电影不再只是声光的组合,而承载了人性的沉重。
将军真虚伪,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士兵的死活。这个世界,总是因为这些少数人的利益,打生打死。要枪决自己士兵,将军长官们却在开舞会,讽刺至极。最后士兵合唱让人动容。“光荣之路”的背后,是灭绝人性,趋名逐利。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给我看的心理阴影了。士兵用死亡给政客和上层人士铺造光荣之路,出了事也处死士兵来背锅。看的不光反战,还反权威,反集体主义,反政客,反阶级/事情谈好之前不喝酒,这剧情库布里克《斯巴达克斯》里也用过~
你的头皮边是呼啸的子弹,弹片和碎尸血肉,足以把灵魂炸碎的猛烈爆炸在身边响起,你像一个行尸走肉一样和千万个和你一样的士兵被长官的尖锐冲锋哨声催赶着一起向着前方匍匐,运气好的话你可以活下来,或者瞬间死去生命消散。不幸的话,你会倒在另一个和你一样的可怜儿的脚边撕裂哀嚎…将军们拿着望远镜在远方督战,以国家的名义,让你们的尸体熔铸他们肩上的星
真的是个好电影!看的很揪心,跟独立游戏《勇敢的心:伟大战争》类似,一个愚蠢疯魔的将军不顾手下性命只顾名利而白白牺牲众多士兵,最讽刺的事法庭部分,感觉整个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举办这个法庭杀鸡儆猴,最后德国女人唱歌部分直接泪目,前面一直以为会有反转,但可能这就是现实吧,此外拍摄也是很库布里克了,战壕和将军住所强烈对比。
与《十二怒汉》同年上映。无力感贯穿全片,直至结尾对将军爆发出愤怒的咒骂,最后经过短暂的煽情又归于平静,简直是大师级的情感把握。上校告状挽救未成功却被误以为想要上位为一转折点,人性的恶暴露无遗;大兵对女孩的逗弄到共鸣为二转折点,人性的善又被提起。腐败行为会吞噬多少个体的“祭品”。
《光荣之路》只有一部,只有三十不到的库布里克才能拍出这种“光荣”感。同样反战主题的《全金属外壳》就放弃这种怒吼,尊从人类的两面性。
我喜欢这样的库布里克,可能是因为这部作品拍摄时与我现在年龄相仿,已经知道了社会的真实,又夹杂着对希望的迷恋。
正如借将军之口说的那样“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同情你就好像同情一个乡下白痴”。
有时我们会说,相比“西线无战事”,“拯救大兵瑞恩”哪里做得不好;有时我们会说,相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血战钢锯岭”哪里做得更好。
但是这部电影在战争片中的地位如此独特,无可比拟,把它纳入任何比较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荣耀和平凡,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和平和斗争,种族和平等,人权和主权,民主和专制,都回归于人最本源对美好的渴望。
我们必须坚定地说,恶是人的本能,善也是。
这片子看起来是战争故事,本质上还是讲小人得志、利欲熏心的主题,只不过借由两军交战的事件引出本片故事。战场上不顾士兵安危,盲目突击,本身是没有军事作战才能的,庸人指挥反而让士兵无辜流血牺牲,作战策略一盘散沙。
军事法庭Dax那段文戏太好了。。。讽刺的是”Ready to kill more Germans? Ready to kill more Germans? Ready to kill more Germans? “但影片中其实一个德国士兵都没有出现——正如那句名言,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
库布里克,永远的神。拍出这个的时候还不过30岁,短短80分钟,不仅挖掘了每个人物的深度,还讽刺了官僚主义,更是把一战这场战争的虚无感满满表达,结尾一首民谣更是突出一个反战。没有出现敌军镜头的做法绝了,没有让战争戏喧宾夺主,后面的律政才是重头。此外这个电影是看过的一战题材里战壕修的最好最还原的那一档,这里面是协约国法军的半永备战壕,还有一部这方面做极佳的是1917。1916年背景盲猜是索姆河战役。
哦原来是库布里克啊,牛皮!这一条信仰之路、神之道路、战争之路、国家之路、尊严之路、声誉之路,一个人要花多少时间和代价才能确认自己走在光荣之路上?羊群里狼也披着狼皮,羊与羊之间也不能彼此达成一致,所以要统一思想哈哈,但只有有目的有眼光的狼善于钻研怎么搞定这些畜牧,牧羊人想要保护羊群,却可能同时面对狼和羊两方面的攻击。如果是法国人拍法国事,或是库布里克拍的美国事,我就给5星,但美国没有类似战争可怎么办。WYT
反战的题材看过了几部了,这部全片没有出现一个德国敌人,整个片子可以说是一个杀鸡儆猴的故事,可是揭露的却是高级军官为了自己一己荣誉,不惜牺牲众多士兵的生命,去实现不可能,一个欲加之罪的军事法庭,审判了三个无辜的士兵,为了给其他所谓“怯懦”的士兵们一个警示作用,故事结尾士兵们本在德国俘虏女生的歌声中找回平静生活的希冀,却又接到上战场的通知。看之前我以为是战争中士兵奋勇拼搏的故事,看完才知道说军官们的光荣之路,已他人之血筑自己飞黄腾达得光荣将军可以为了荣誉不顾士兵死活让士兵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军官可以为了自己的怯懦炸死自己的同伴,将军可以为了让士兵去拼命而下令让炮炸向自己阵地战壕。
如同影片中的那一句: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好的借口
影片是反战争的,可是却让人看出政客高管们丑陋的面目
将军住在宫殿一样的豪宅里,开舞会声色犬马,为了肩膀加一颗星让士兵送死,士兵们稀里糊涂地冲锋、送死、当替罪羊,不知自己为何而死。结尾全团加入了德国少女的大合唱这个情节很有味道。影片节奏还是库布里克式的拖沓,扣一星。
“爱国主义是无赖的最后一个借口。”
“光荣之路的尽头,是坟墓。”
库布里克+1。
在哪儿都是一样,军队内的社会真的让人无力
观看的第二部库布里克作品,片名《光荣之路》我个人觉得有两种意味。一是以两个将军为代表的“虚伪的光荣之路”,披着光荣正义的名,实际只是恶臭的名利之路,背后是数不清的亡魂,这是一种讽刺。二是以达克斯上校和无数奋战的士兵为代表的“真正的光荣之路”,背负光荣的使命,哪怕失去一切甚至是慷慨赴死,这是一种歌颂。原片要表达的当然不止那么简单,片中每个角色都能代表一些东西,剧情非常的细致。对于整个战争,无力评价。(“光荣之路的尽头,是坟墓。”)
与《西线无战事》相比,一个是描写战场的残酷和后方的疯狂,一个是描写战场的生死难料和后方将军们的虚伪。战争,无疑是丑陋的,有时会披上荣誉的光荣的伪装,但是当人们亲自经历过后,幻想如同玻璃般轻易破碎。没有人能够笑的开怀,背负着无论是道德上精神上极大的创伤。最后的歌声跨越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但是作为人最真挚的内心的爱和思念,终会让人们由衷的落泪。那一刻,才是光荣的一刻。
永远与一切政府机构、强权体制和爱国主义为敌。
最后歌女令人潸然泪下的歌声,或许象征只有女性才能唤醒的人性光辉(So French.)
2024/2/12
光荣之路其实并不光荣对吧,不过是被粉饰。
光荣的道路无非是引导到坟墓
所谓的光荣之路不过是政客们的成就之路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条路下面是数不尽的冤魂 战争最残酷的是有由少数人发动、决策、获利。多数无辜的人只不过是工具属性的数字,死于荒谬之下。
战争片的核心绝对是反战的,库神天才般地抓住了这一点,并将其放大成为这部讽刺又荒诞的电影。无论任何时代,战争永远是某些人晋升的光荣之路,而代价是都是踩着底层的付出与尸骨爬上去的,一旦踏上这条路,任何人的内心就再也没有可能恢复人性了。主角作为双重身份(少校/律师)深度的参与到其中:打仗身先士卒,法庭也主动辩护,但一切努力都被误认为,你也只不过是想登上这条光荣之路的爬虫而已。而那些被冤枉的士兵,浑身战栗的上了刑场,最终死于自己人的枪口之下。最后的镜头更是神来之笔:粗俗的法国军人和被迫的德国少女,原本极为紧绷的关系,但是却在歌声之中成为唱诗班圣咏,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才能获得一点点救赎吧。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国,德法两军的战争如火如荼。值此关键时刻,法国陆军将军布洛拉德(Adolphe Menjou 饰)向陆军上尉达克斯(柯克·道格拉斯 Kirk Douglas 饰)率领的部队下了一道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德军占领的安特山。军令如山,即使前方刀山火海,战士们仍拼死向前冲去。结局可想而知,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下,法军冲锋失败,伤亡惨重。为了掩盖自己的指挥失误,布洛拉德抓捕三名无辜士兵作代罪羔羊,以临阵脱逃等罪名将他们判处死刑。为了士兵的利益,达克斯上尉奋力争取,却在这一过程中渐渐看清军官和战争的丑恶……
本片根据汉弗雷·科比(Humphrey Cobb)1935年的小说《光荣之路》改编荣获1959年意大利国家影评人协会银带奖最佳外语片导演奖、1958年芬兰影艺学院奖最佳导演奖。
一个美国人真的可以用一个主观参与视角拍如此具有民族政治色彩的异国题材吗,不知为何,很难时刻记得这是个法国故事。
观感十分“锋利”,观点来得掷地有声,刀刀见血。分明是一部近70年前的战争片,竟然看到了些当下些许熟悉的影子。原来有些腌臜、扭曲、虚伪真的是跨越时间、文化、组织的,这种生而为人则必会滋生的共性,不禁令人无言长叹。
以人为目的的,总是会受到打击,因为其他人都是为以事为目的。希望伸张正义的人,在小人当权的常态中,总是被陷害、污蔑、造谣。真正的勇士就像王阳明,被陷害之后,悟道崛起。
要么成为宏大叙事构架里冰冷内核的一个元素,要么成为被这具躯干碾碎的蚂蚁,事实上两者又有什么不同?
“我曾多次以身为人类而感到耻辱
肝火旺盛
伟大的作品。
三星半
再慷慨激昂的演讲都不如片尾的歌声动人。
影片的某些情节过于荒诞,甚至有些离谱了。。。
光荣之路应该是我看过库神反战题材作品里最细腻值得人深思的一部,在功名面前,同胞的生命可以像蝼蚁一样任由碾压,毫无人性可言。作为人类,我为人性的丑陋感到羞耻。
#“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好的借口!
耻辱之路
官僚
无愧于光荣之路
“我曾数次羞于作为人类的一员,这将是一次。”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只要控制了思想所有负面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所谓底层士兵的生命不过是上层建筑加官晋爵的筹码,士兵只是执行命令的机器人,战争无论输赢和底层人民都没太大关系,译名光荣之路真的反讽意味十足
一边看一边对照职场,看得我都emo了
@ 国际村 库布里克series
看得太tm难受了,人性……人类……
“我有时会因身为人类而感觉羞愧,而现在这种情形正是如此。”
全片没有一个德军,但却是最残忍的战争。
天才导演真的是从小天才到老,29岁就拍出了这个惊人之作,也就一点都不惊讶2001的诞生了~
最后一幕的合唱在我脑海里久久回响
看完斯巴达克斯和这部一起,感觉男主不适合任何有涛涛大论演讲的角色,军队上下级关系的割裂有点简单直接
大师就是大师
一将功成万骨枯,库布里克牛刀小试之作,没有后面的作品那么“好看”,但也足够有意思、深刻、锋芒,戳破幻想,展现现实
还不如让敌军打死
“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好的借口”
不说法语看不习惯
看完此片后更加重了我对某些人类的憎惧之观。
逃兵直接枪毙了,吓死宝宝了
“我不是公牛,将军,我不需要晃着斗篷来刺激我。”
战争的残酷不仅在于战场上的生死,而且也在于战时的政治倾向和高官那种该死的荣誉,当看到三位蒙冤的士兵枪决时的场面,让我好笑又无奈,好笑的是“离谱”的情节应该大概率出现在影片中,无奈的是转移奔赴前线打仗的精力,反而要处理这种完全可以不用大动干戈的事情。看到最后,我觉得战争会让人民变成冰冷的机器,会让人麻痹自我。
光荣
2024-90“爱国主义是卑鄙者最后的庇护所。”
光荣之路的尽头,便是墓地
用三条士兵的命换来虚假的光荣,何等的讽刺
#600 不像是战争片,完全是一部政治片,对人性的剖析之精准,爱国主义不过是为军官获取利益的一句无用的口号罢了,库神的电影总是具有这么高的思想深度。
用无辜的下属的性命掩盖国家机器的无能荒唐,影片最后法国士兵与德国女孩一同哼唱让人动容,大多数战争都是上层的游戏,却用下层的鲜血去进行,这就是“光荣之路”
Bureaucratic system草菅人命
“为什么我要比他们先死?”
将士们赴死之路就是光荣之路
很真实的战争描写,也把上级的冷血和推卸责任表现的淋漓尽致
看到一半来看豆瓣,才看到是库布里克的片子,没有用心投入的片子只希望有多么反转的剧情,结果是平淡如水的苦水讽刺。
套中套,一套更比一套高
一将功成万骨枯
爱国主义是无赖者的遮羞布 人类历史强者剥削弱者永恒进行时 人之恶 是原初的 普遍的 消弭国别的 光荣之路 直通死亡
一直在忙着杀自己人
替死鬼自古既有,干完脏事儿继续当强盗~
真正的光荣不是捍卫不可能与无意义的非正义,它可能只是不能理解却又潸然泪下的歌谣。
不错,战争是残酷的,不管是民众还是士兵都被战争所迫害但总有那一瞬间、一首歌,能击中内心最柔软的一个角落
短小精悍,战争片典范
可笑可怜可悲,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都是炮灰,被无情的操弄。
以这部片子的内涵深度来看,这个时长非常感人了。库布里克可以驾驭任何题材呀!
光荣之路,不过是国家斗争中的牺牲之路,本片三个阶层对比拍的真好,所有人在光荣之路上飞升,上层保全了自己,中层得到了职位的跃升,底层只能在妓女的歌声中得到虚假的宽慰。
《光荣之路》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运动励志片,它不仅展现了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更深入探讨了种族歧视和社会公平等重要议题。
达克斯上尉带领士兵冲锋太帅了,结局很不错
这tm就是世界上最牛逼的战争电影了
所有人都有他的局限性,都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非常有力,超越时代。
还行
作为人类中的一员,我有时会觉得十分羞愧
哎
刚想说库布里克电影过于理性,不适合民谣煽情的结尾,结果结尾又回到了现实。
8.5
库氏早期,顶级导演无论是拍写实主义还是搞抽象派花活都是一样顶级
讽刺之路,无数的人枉死铺就的光荣。
这就是所谓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即使没成功,也害了好多人。
to study war is to study humanity
谁能够面对死亡坦然接受 士兵能视死如归 但是冤死 是让人接受不了的··电影的官官相护 正义得不到伸张··57年啊 ···致敬··
我们能为别人或者自己做些什么,“Give a few minutes more”吧
补标
配合《西线无战事》收看,有特殊效果
第一遍。
怎麼樣才能讓領導看到此片?
战争与和平是永恒的话题。
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丑陋,军界亦如政界
都是闹剧
毫无意义的战争,虚无缥缈的人类。
没有最后一分钟营救,三个士兵无奈地走向死亡。把嘲讽和绝望进行到底的同时,库布里克也没有忘了放一点柔情,片尾的The Faithful Hussar令人难忘。士兵的生命,被消灭在官僚压制和懦弱陷害中,对无辜者的法庭审判是对这场荒唐战争的最大讽刺。所谓的光荣之路,成为达克斯上尉一个人对内的抵抗战。
一般,人类是这样的,见怪不怪了
为什么最后没有 枪下留人?悲剧往往不中我意。
最喜欢的战争电影
看完就知道为什么这么高分了
光荣之路的尽头,是墓地
奈何世界的本质就是乌合之众们被野心家用鞭子抽着排队送死
这么敢说,不要命了?
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惜我觉得你是个傻瓜。
完美地诠释“道貌岸然”。
模板
腐败、荒诞
人性啊人性。
什么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替罪羊不知道为什么而死,我真的天真地以为会有反转,最后还是一条路走到黑了
人类的丑陋也是说累了
除了黑白,其他的并没有让我感受到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电影。光荣之路……
好看的
4.5,部队里唯一有人性的长官和电影里唯一有人性的场面,达克斯和酒吧里听歌的士兵们。看了《光荣之路》就明白为什么库布里克在电影行业这么著名。
真正的有价值的战争电影一定是反战争的,而库布里克这部1957年的非常早期的作品中,其运用的手法超越了曾经反战电影的惯例,《光荣之路》提供了一种连贯、令人信服的尖锐和永恒的人际互动视角。这部电影不再只是声光的组合,而承载了人性的沉重。
被号称电影之神的库布里克在29岁时拍出了《光荣之路》,今天来看这部电影,它丝毫不过时啊。
好触动人的经典之作,看前面的剧情真是讽刺至极,战争和腐败高官们的丑恶,竟是如此“光荣之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很感激库布里克在最后仍保留了那份对人性的希望,愿和平peace🙏
这大概就是黑白影片的好处 尤其是反战题材影片 我实在无法想象如果这部片被翻拍成彩色胶卷 是否会对影片黑暗的主题有所减弱 同样 黑白影片对镜头的处理也远为简单
反战角度绝对新颖。人性剖析绝对深刻。黑色幽默和反讽荒诞绝对是库布里克。片末的默默温情,被感动落泪。镜头的流畅,通透,简洁,不着一语,乃是29岁的才华横溢
3.5/The only way for pure idealist is suicide./0.5 for the song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给我看的心理阴影了。士兵用死亡给政客和上层人士铺造光荣之路,出了事也处死士兵来背锅。看的不光反战,还反权威,反集体主义,反政客,反阶级/事情谈好之前不喝酒,这剧情库布里克《斯巴达克斯》里也用过~
和平不易 理想主义更不易
path of shameless
光荣之路,通往坟墓。结尾处,被俘虏的德国女孩闪着泪光唱着歌,台下刚刚还在吵闹喧哗的士兵都流下泪合唱的场景,令人震撼,大师手笔。还在想男主怎么这么像道格拉斯,原来是他爹,长得也太像了。
《光荣之路》和《奇爱博士》、《全金属外壳》同为库布克里的三大反战片。
可悲可笑,底层炮灰铸成了上层政客的光荣之路,结尾可谓神来一笔了
看前半小时还以为是艰难获胜的光荣之路,没想到却是一条替上级背锅的死亡之路,反转永远都只存在于戏剧…
好悲伤的故事
又是很有趣的切入点,库布里克应该很讨厌人类。
法国内部的耻辱之路!
神对手干不过猪队友
怪不得法国那么快投降呢,不愧是欧洲佩奇队友
我也不想反人类,真的,我不想的。
战争片indeed不是我的菜。
库布里克不存在刀下留人
直到枪决的最后一秒都以为会有奇迹发生
对战争辛辣的讽刺和强烈以及无情的抨击,库布里克实在是牛
无聊
这个人间 细思极恐
摄像很突出,经常用人物站位变化来体现地位或者剧情。把矛头直指战争和盲目的爱国主义。
“光荣的道路无非是引导到坟墓”在描绘战争和人性上确实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如今的我已经无法再为反战而动容,因为我想不通为什么男社的漏洞要让我们一起为之痛苦羞耻,女人明明才是战争的最大受害者。
你用生命铺就的光荣之路,只不过是高层政治家的游戏。不过活在游戏中的人永远无法体悟生命的真谛,会狂妄的以为生命也就此而已。
9分
不是传统的反战片 更多的是对于人类自身的反思和悲悯 道格拉斯真的帅
治世牛马,乱世炮灰
什么叫电影之神,好就是好,不会有一丝质疑!
不敢相信库布里克还有这么精神正常的时候
《光荣之路》只有一部,只有三十不到的库布里克才能拍出这种“光荣”感。同样反战主题的《全金属外壳》就放弃这种怒吼,尊从人类的两面性。我喜欢这样的库布里克,可能是因为这部作品拍摄时与我现在年龄相仿,已经知道了社会的真实,又夹杂着对希望的迷恋。正如借将军之口说的那样“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同情你就好像同情一个乡下白痴”。
同理心
年轻库布里克拍出的这一部,注定了他未来不可能平庸
光荣之路是属于当权者的 普通人就是一个个数字罢了 2024了借用芭比里的一句话“他们只是隐藏的更好了”🚬
从头至尾除了结尾那个妹妹,没见着一个德国人。
88分钟,演完了《1917》、《十二怒汉》,演完了人性。唯有柔情才能溶解如发狂公牛般的暴力与性,结尾的德国民谣是唯一的反转,是库布里克给予我们的救赎与奇迹。
有时我们会说,相比“西线无战事”,“拯救大兵瑞恩”哪里做得不好;有时我们会说,相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血战钢锯岭”哪里做得更好。但是这部电影在战争片中的地位如此独特,无可比拟,把它纳入任何比较是如此的格格不入。荣耀和平凡,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和平和斗争,种族和平等,人权和主权,民主和专制,都回归于人最本源对美好的渴望。我们必须坚定地说,恶是人的本能,善也是。
最好的讽刺战争的片子
“I pity you.”9/10
替死鬼,垫脚石,死的死,哭的哭,感觉夸的过了,恐惧与欲望,十二怒汉,局外人
【5】
我们轻轻地流泪,献给脑海中仅存的光辉。
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
黑人篮球队
反战的题材看过了几部了,这部全片没有出现一个德国敌人,整个片子可以说是一个杀鸡儆猴的故事,可是揭露的却是高级军官为了自己一己荣誉,不惜牺牲众多士兵的生命,去实现不可能,一个欲加之罪的军事法庭,审判了三个无辜的士兵,为了给其他所谓“怯懦”的士兵们一个警示作用,故事结尾士兵们本在德国俘虏女生的歌声中找回平静生活的希冀,却又接到上战场的通知。看之前我以为是战争中士兵奋勇拼搏的故事,看完才知道说军官们的光荣之路,已他人之血筑自己飞黄腾达得光荣将军可以为了荣誉不顾士兵死活让士兵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军官可以为了自己的怯懦炸死自己的同伴,将军可以为了让士兵去拼命而下令让炮炸向自己阵地战壕。如同影片中的那一句: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好的借口影片是反战争的,可是却让人看出政客高管们丑陋的面目
上层当权者的游戏,普通人充当筹码和消遣工具。后面德国女人的歌声唤起了士兵的柔软,也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吧可能,那一刻他们感同身受
太残酷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年代人命低贱如土,不是作炮灰,就是充当示众的材料,多少倒霉蛋的生命铸就了高级军官的勋章和政客的功绩。结尾的歌声,是逾越了语言鸿沟的音乐,让两个敌对的民族意识到彼此的共通之处。
怒火将我的血肉灼烧殆尽,只留枯骨在深壕苦苦挣扎。
原来黑白片也可以这么好看
10分,库布里克是隐晦的天才,是冷漠的观察者和剖析者,是任何政治的敌人。
“爱国主义是无赖的最后一个借口。”“光荣之路的尽头,是坟墓。”
好看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啊。3.5吧。库布里克太聪明了,作为导演来说,太聪明了。
库布里克+1。在哪儿都是一样,军队内的社会真的让人无力
永远与一切政府机构、强权体制和爱国主义为敌。最后歌女令人潸然泪下的歌声,或许象征只有女性才能唤醒的人性光辉(So French.)
舞出我人生!人生路上,步履不停!
何谓光荣?
9/无论是上级对士兵的肮脏还是男人对女人的肮脏都被库布里克巧妙地升华了,上校得到转移的升职,士兵从粗俗侵略变成寂静中热泪盈眶,不知道是他是故意讽刺还是真的理想主义。
2024/2/12光荣之路其实并不光荣对吧,不过是被粉饰。
讽刺拉满
光荣的道路无非是引导到坟墓所谓的光荣之路不过是政客们的成就之路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条路下面是数不尽的冤魂 战争最残酷的是有由少数人发动、决策、获利。多数无辜的人只不过是工具属性的数字,死于荒谬之下。
好看经典
最盛大的一集啊
无数无辜的尸体铺成了属于别人的光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