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刻刻 The Hours

小编点评:时时刻刻 The Hours 看完后不可避免的emo 了,女性在社会的桎梏太多了,且大多不被男性理解。女性永恒困境,她以为自己主动背负起了命运,实际上她一开始就被决定了。男性只有长期作为权力关系中下位者的经历,才可以理解女性的困境,唤起自己创伤性体验 4/30 “亲爱的连纳,你要把人生看透,就一定要真实地面对人生,了解人生的本质...

导演
史蒂芬·戴德利
主演
梅丽尔·斯特里普,朱丽安·摩尔,妮可·基德曼,艾德·哈里斯,托妮·科莱特,克莱尔·丹尼斯,杰夫·丹尼尔斯,斯蒂芬·迪兰,艾莉森·珍妮,约翰·C·赖利,米兰达·理查森,艾琳·阿特金斯,玛格·马丁戴尔,琳达·巴塞特,George Loftus,杰克·罗韦洛
发行日期
2002-12-27(美国)
标签
时时刻刻 The Hours

小编点评:时时刻刻 The Hours

看完后不可避免的emo 了,女性在社会的桎梏太多了,且大多不被男性理解。女性永恒困境,她以为自己主动背负起了命运,实际上她一开始就被决定了。男性只有长期作为权力关系中下位者的经历,才可以理解女性的困境,唤起自己创伤性体验

4/30 “亲爱的连纳,你要把人生看透,就一定要真实地面对人生,了解人生的本质。当你终于了解人生,就能真正的热爱生命,然后才舍得放下。” 最后这段话让我爆哭,整个电影的泪点都是循序渐进的,我从劳拉打算自杀开始泪目,然后回来接儿子开始掉眼泪,瑞查德坠楼开始哭,最后劳拉和摩尔对话爆哭。以前总是在问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现在觉得每个平凡的瞬间都值得被珍惜,就像瑞查德说的 这些痛苦的、孤独的、迷茫的、幸福的时时刻刻才组成了生命,要直面人生!

我首先是我自己,再是别的身份。 要先满足自己的期待,再去满足别人的。 偶尔会觉得透不过气来,觉得被戴上了枷锁,就努力挣脱枷锁,逃跑。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最后是关于死亡,活着太累,死也是一种选择。

看不懂到底要讲什么,以为梅丽尔斯特里普演的是妮可基德曼书里的人物呢,看评论才发现是同名的一个人。妮可基德曼和朱利安摩尔吻女性朋友是要表达什么?妮可基德曼靠这个角色获得了奥斯卡,有这么突出吗?化妆确实好,看不太出是妮可基德曼

拥抱生命中滚烫而真实的感受。
三位女性跨时空共振,面对特殊而又具有普遍性的人生困境时做出了各自的抉择。她们的挣扎就像迷宫中的多面镜,折射出每个女性亦或每个人的困境,把你一同拽入迷宫,当她们以血肉之躯打碎这些镜子时,勇敢又惨烈,你或许也会在银幕前小心翼翼地长舒一口气。
影片通过大量的心理刻画、情绪起伏、空间隐喻暗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值得反复品味!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for what it is.
At last,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to put it away

影片根据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同名小说改编,以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为核心形象,通过三位女性在各自人生境遇中的经历,展现了她们对命运的抗争与接纳。这种跨时空、跨角色的叙事方式,不仅丰富了影片的层次感,也使得观众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那一刻,我以为是幸福的开始,其实那就是幸福本身。”
每个人都在挣扎,在忍受和逃离之间,在窒息和喘息之间,在现实和幻境之间。

三个年代三段人生故事,看似毫不相干却又千丝万缕。第一位弗吉尼亚·伍尔夫本人,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杀;第二位读者,孕期放弃自杀,生完离开家庭,选择了活;第三位被叫成角色名,见证了前者的选择,想必也会得救赎。意识流,说实话真不太懂,可能看《达洛维夫人》能更好理解吧。

That’s my right.
不困于别人眼中的好、不驻足浮于表面的安宁、不停止向内探索的步伐,纵使与主流评价体系背道而驰、纵然改变痛苦万分、纵容随心而动的渴望,人生的选择题上,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权利。过我想要的生活,自救于黑暗之中,解释权归我所有。

快要溺水的自我意志,精神在浪漫面前本是美好,所谓浅尝而止真的如此吗?always the years/love/hours,爱就是疯狂又忧伤,完美呈现了我对伍尔夫的所有想象,情绪质感细腻的不知道从哪个时刻起,被触动到落泪再没停止。
发现自己喜欢伍尔夫是因为她对深刻的生命经验和审美经验的诚实的描摹,也许她的描摹更接近杂乱轻盈的印象的联结,但若把这些印象背后的深意联系起来就能发现她在这其间埋入了过多真诚无奈与深刻以及细微的对生活和生命的觉察,对童年和儿童经验的客体化的揭露,对成年人的麻木和失去的同情,对生活真相的戳破。the reality of mortality终将降临在每个人的生命经验中。女性主义最美的诗篇。黎明时分我砸碎了所有窗让阳光刺进来,我想,我爱你是真的,但你绝对自由。

如果没有半年前的经历或许我也很难看懂。发现生活真的没有意义之后的愤恨,以及无法逃离的痛苦。痛苦孤独是生活的本质,或许爱能稍微弥补一些。这也仅是人类共同的,在千百年来女性作为客体存在的社会语境下,这种苦难又加倍了。

“Dear leonard,to look life in the face,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at last,to know it,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and then,to put it way. ”去直面人生,永远直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谛,爱它的本质,当你最终理解了它的内涵,就能去热爱它的灿烂,然后,将它放下。

已经看了三遍了。每看一遍,都会缓很久,每一位女性都在思考如何活在世界之中,她们那么努力那么认真,这样的女性却总是因爱幸福又因爱痛苦。伍尔夫太追求自由了,这导致她不得不走向死亡,影片最后,她的不得不死竟然让我得到了宽慰。她是真正女性主义的殉道者,我为她高兴。

我还记得高中课本里有一篇伍尔夫的文章叫《墙上的斑点》,当时的语文老师以这个女作家有精神病作为噱头,猎奇一样的让大家分析这篇文章,仿佛你如果能理解她的文字,你就也有精神病……现在想想,有些人确实不配为人师表,还是骂他骂轻了

“谁会死呢?那个诗人,先知会死”
“面对死亡,我选择了生”
“要看透人生,就要直面真实的人生,了解本质,而后才能热爱生命”
看完像做了一场心灵SPA,那些很多人不会深究、无法理解的思考和情绪,在电影里都能找到共鸣、得到慰藉。

没太看懂呢?但是有一种感觉、一种共鸣在身体里面,我好像很能感同身受为什么故事里的人物都了无生气,但我说不出来为什么。
我不敢说自己看懂了它,但是,我只想毫无目的地躺在一个地方然后发呆
结尾居然还有一点突然释怀的感觉
我感觉我会再看几遍

最后维吉尼亚还是没能回到伦敦

很优秀很喜欢的纪录片。 每个故事都很吸引我,大概是每个女性和女性处境的角色内心的挣扎和痛苦都很真实而且被认真的展示出来,尽管代价巨大,可是每个人都有权利过自己选择的人生,选择自己的道路和结局。live for hours ,even though we didn’t know

三个女人的故事,一个天才女作家伍尔夫,一个被她的书影响的家庭主妇,一个守护天才的“戴罗微夫人”。伍尔夫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死亡,放爱自己的男人一条生路;家庭主妇最终选择抛夫弃子,因为不这么做她就会死;而纽约的“戴罗微夫人”一心守护的天才诗人,选择从楼上自由落体,坦然赴死,也是为了让照顾他的她得到解脱。

诗人会先死,这个先知。为什么必须有人死亡,只有死亡才能意识到生命的可贵。要把人生看透,就要真实面对人生,去了解其本质。最后,了解了本质后,就会热爱生命。然后,才舍得放下。勇敢面对一切和过去。(你要活出怎样的人生)不想面对快乐之后的独自长久的寂寞。(内心)

我一个人在黑暗中独自挣扎,只有我才能了解我的状况。我选择不过郊区的宁静生活,而是大都市强烈的震撼,这是我的选择。就算最无助、最可怜的病人,也有权决定自己该过什么生活。

逃避生活永远得不到宁静。

要把人生看透彻,一定要真实的面对人生,了解人生的本质。当你终于了解人生就能真正的热爱生命,然后才舍得放下。记住我们在一起的这些年,永远不要遗忘,永远记得我们的爱,永志不忘,生命中的时时刻刻。

斷斷續續分開幾次先睇曬 狀態唔好睇呢種會慘過食灰 睇完之後發現 只要有鬥志 其實都可以行過去 或許 這就是生存意志?“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这个生活不是她想要的,她想要作为人拥有选择的自由。当生命只剩下挣扎痛苦与无助窒息,这百般无奈奄奄一息的日子,死亡或许是自由的,活下来也有可能是另一种自救。
喜欢电影的文艺质感,鲜花裙摆,房屋陈设,街道建筑……一个多世纪,女性生存困境一点点被看到,却似乎没有太大改变。“今天,我决定要自己去买花”
这版弗吉尼亚伍洛夫太有魅力了!

当年读大学的时候,伍尔夫是老师解析最多的英国作家,听她的经历也知道在她那个年代写出这样的作品是如何的特立独行。三个人各自的一天,也是她们一生的缩影,因为生活年代的不同,各有各的结局,但都在困境压抑的挣扎中明白自己究竟在探究什么。

如果一件事是为了让自己得以活下去,就要去做,去直面,抛下一切对别人的愧疚,因为要面对今后生活时时刻刻的,是你自己。日复一日的家庭主妇生活让人窒息,伍尔夫她们无法逃离,所幸今天更多的妇女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和追求自我的权利

女性主义这个概念对于我来说,显得过于庞大了。实在是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所以我也没有用女性主义来批评这部电影的妄想。只是浅薄的根据自己的理解,从象征与符号这个切入点

深深的无力感,生活就像是被海水裹挟着无法呼吸,面对生活时时刻刻的无意义感,一个选择死亡,一个选择离开,一个选择释怀,这份无力感也让我内心久久无法平息,最终怎么样的选择是正确的呢,现在的我无法分清,或许生活在每时每刻中每一个人都是也无法说明什么才是正确的答案,但尊崇自己内心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而她们都值得掌声。

弗吉尼亚伍尔夫,《戴罗薇夫人》
一个女人的一生,浓缩起来,其实只有一天
是否只有死亡才能让一个人回归平静呢?
多想亲自出门买一束花,却是不可能的
大家都为彼此而活,这叫相依为命
女性觉醒,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You canno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
勇敢的面对生活后,再选择继续或放弃。

Dear L,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L, 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years,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 为she would buy the flowers herself而来 又喜欢上you cannot finding peace by avoiding life. 三位女性的演绎值得五星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always the love…always the hours…

都在转朱锐老师的帖子,敬畏到忍不住鳄鱼的眼泪。 真的走进自由的世界里之后,死亡也是一种终极的自由尽头。所以哲学家是不惧怕死亡的对吗。 那么为你感到高兴,因为你找到了自己。可是又那么那么害怕你找到答案,因为你真的会丢下一切。 你却安慰说被丢下的,会更珍惜一些。 但是你在就是我想珍惜的一切。

在最后30min才摸清楚电影主旨,因为太喜欢推敲所以一直想电影里几位主人公为什么会不快乐为什么会痛不欲生。后面30min渐渐看懂了,前面通篇所有说得只不过是ta普通而不能再普通的生活,所以不快乐可以有很多种原因,也不必去找原因。

1、让欲生者真诚的生,欲死者真诚的死,让每一个生命都诚恳地面对自己和这个世界。2 、看到最后五分钟,老劳拉出来时,才后知后觉:wo~原来是这样的故事结构。3、妮可基德曼完全不像妮可基德曼了,但并不觉得她在这部里演技好到能拿遍各大影后,反而感觉她呈现的角色状态太单调和脸谱化了。

The death is the love,cause it let him free.She chose the life and abandoned her husband and kids.That’s true,she got no kind judgments,but she is she and she got her whole life.

“你要去看透生命,就一定要去直视人生,当你最终理解了它的内涵,才会将它放下。”但人往往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都会选择暂时逃避。当然,我们都需要这一刻的隔绝。可要重新获取新生,就必须直面人生的一切。“你不能通过逃避生活来得到安宁”打碎重造才得以涅槃重生

很好的女性电影,好在那种踏实的现实感,不空洞不悬浮。三个时空里,伍尔芙的自我,劳拉的本我,克拉丽莎的超我,组成了“达洛维夫人”的全部。她们面对着统一又不同的价值困境——男性主导的片场里对女性的精神控制。她们对生活的反抗虽然不同,但都选择了直面生活的本质,这是最让人动容的时刻,让所有人都能体会的切肤感,作为男生也要为之鼓掌。

死亡、逃避、直面,你总得做出选择。活着便要无时无刻的忍受,死亡是永恒的宁静,我们应当直面生活本身,接受它爱它,从中得到解脱…真心希望每个成为母亲的女性都是心甘情愿的,如果她们不愿意或者尚未准备好,也愿这个社会能尊重和包容她们,她们有为自己买花的权利。

波光流转,脆弱坚定和迷茫。这大概就足够了,也不是愤怒或应激的反抗,不是对异性的卑躬屈膝或高高在上。回归自身,去直面灵魂深处的孤独和意义的丧失,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使命和宿命。虽然这不是我想象中的伍尔夫;但三位女演员演得实在是好,特别喜欢朱丽尔摩尔,但她那条线几乎不能细看,太致郁了。

首先要吐槽国内电影放映的不自由度,已经到了谈“同”色变的地步,电影中几处明确的同性恋暗示——kiss,对话,对话,在爱奇艺全部被剪。看到第一个女女kiss的时候,我就感觉这个镜头的缠绵程度不可能只是一个额头吻——忍了;第二个女主和查尔斯前任男友的对话,一句“他选择了和你一起”,直接连着镜头一起剪掉了,完全不顾美感,剪得超级暴力,忍无可忍,跑去别的平台看了,呵呵就这样中国电影能好吗?没有自由哪里来的好创作。再者赞叹三位女演员精湛的演技,赞叹超前的女性独立精神内涵,赞叹导演的叙事能力,美中不足的是自己英语太烂,随后的高潮部分,国内台词翻译应该有一些出入,没办法百分百接收到影片想要传递的情绪,也许再等五六年我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在她们的happiness moments中流泪的那一刻,突然意识到感受痛苦的能力超于身边的大多数。那一刻起,今后无数的选择和生命的走向便在注定中变得模糊,在反抗注定中变得更加注定。结局是怎样的,the poet will die. “ 我的伤口先我而至,我生来就是为了做它具象的身体。”

2024.4.1
请生活愚弄我。

黛洛维夫人被困住了,如果选择清醒就无法活下去,但自我欺骗也很痛苦。
——
仨都有抑郁症,①伍尔夫想当作家,但是女性身份使她丧失正常人(也可以说是男人)的自由,想去乡下还是城里都要听丈夫的。
②怀了二胎的主妇,每天过着一样的生活,失去自我。看到因为子宫生病的邻居,越发觉得自己生而为人的作用只是生孩子,更加迷失,厌恶当下的生活。在自我与母亲职责面前选择自我,却被儿子写成怪物。
③逃避感情,沉溺幻想中,日复一日蹉跎时光。我最不理解最后一个,明明双性被时代认可,诗人和自己互相喜欢为什么不在一起?
前两个受限于时代无法脱困,最后一个的情绪崩溃由何而来?
——
舌吻姐姐没懂什么意思,难道想表达她女同倾向?
——
看透人生本质,真正热爱生命,才舍得放下。我想知道她决定去死,是看透本质还是没看透?

深深难过过的人一定会懂,也会喜欢这样的故事和叙事。以后再重看吧。“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
那些痛苦不安的时刻啊,那些觉得怎么都过不去的坎啊,那些觉得死亡好像更容易的瞬间啊。一切都会过去,时间会带来新的故事。我们所有人,都是死路一条。

要直面人生 永远要直面人生
去了解 它的本质
最终,去认识它
去热爱,它的本质。
然后,从中的解脱。
一个人的死亡能让更多人珍视生命,
Only I can understand my own condition
This is my right
It is the right every human being.
That is my choice of my prescription
Thereby she defines her humanity.

-“But if it is a choice between Richmond and death I choose death.”
-“It was death, I chose life.”
不同的选择 都值得被尊重

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得到了什么。
被水淹没

看过一遍,我可以确定的说,因为自己一部分遭遇能够对于伍尔夫以及劳拉的状态产生一部分感同身受,但我的感同身受来自于我试图寻求别人的理解却无果而产生的无奈,但前两位是真的对生活有了觉悟。所以我的理解只能是一部分。
因为我可以融入到这个世界当中,我会真心的体验这个世界的一切表象给我带来的快乐与悲伤。我有孝顺父母的天性,我有在浮华世界中调整自己的天性,将来还会有努力成为一位优秀母亲的天性。与此同时,这部电影让我明白,我是幸运的,那么对于其他幸运的人和不幸的人,我希望自己可以尊重,我不要将自己的精神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希望自己可以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寻找生活的本质,体会生活,体会快乐,体会悲伤。

Dear Leonard.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Leonard. 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years.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

在这个被爱、家庭、责任、义务所规定的社会里,思考自由,追求自由,寻找人生的意义真的是件痛苦的事,痛苦是因为那么多作家和哲学家都试着找到出路,但它好像又没有出路,所以死亡成了一个可能的出口,因为死了就没痛苦了,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追求了。所以直面人生,认识人生,热爱人生,最后从中得到解脱,我理解的是,当你有一天对人生恍然大悟时,抬头发现身边还有人给你一个拥抱,那应该就是件幸福和值得珍惜的事。若那时你抬头发现身边已空无一人,那样的孤独和悔恨更似死亡。还是要热爱生活,好好活在当下,在这个不可改变的社会环境里试着找到活出自己的方法。这关乎所有人,而不仅仅是女性

三个女人彼此之间的联系是不可言说的,三个女人的结局是她们所自己选择的,她们的前期世界太压抑太无助太孤独了,能帮助她们的同样是女人是自己。每个人最后都得到了解放都得到了唤醒。故事线是开放式的,但内核是聚拢的。我们都是女人,都可以自我选择自己的未来,哪怕是抛下家庭抛下周边爱的人,但同样是因为失去了我们才会更加珍惜当下,才能更好迎向未来。她们演的太真了,真到我也感受到了她们的挣扎和痛苦。时时刻刻,我们都可以做出选择,做出思考。

看到三分之一完全看不懂,看了一半真的震撼到我了。伍尔夫,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女性作家,长期以来饱受病痛折磨,面对着丈夫的不理解以及创作中遭遇的困难选择投河。劳拉,战争时期家庭女性的代表,有着对朋友独特的爱以至于让她在家庭与爱之间有着极度抑郁的感情,她既是影片主人公也是伍尔夫作品中的主人公。克拉丽莎,新时代女性代表,面对理查德和朋友有着复杂情感。三个不同时代下的女性面对爱与复杂情感所做出不同选择,伍尔夫选择死亡,劳拉选择沉默,克拉丽莎选择勇敢面对。如同影片名我们时时刻刻处在复杂情感中,处于压抑,爱与被爱之状态中。如何处理这些情感成为我们重要选择。在她们内心深处关于死亡和抗争没有停歇,时时刻刻。

每当看见婚姻生活的时候就有种迷茫和不解,我是个迟钝的人,任何能深刻认知的都必须自己亲身经历过,所以我体会不到也猜不透到底是怎么一种情感,问题产生的根源怎么会这么简单又复杂,因为爱又不单单因为爱,社会带来的冗杂被放大到争执中,深扎在女性的内心里,然后或顺从或逃离,只有这两条路可走,多可悲。在逃离的过程中,和自我的搏斗周而复始,于是天平来回的倾斜下,死亡开始变得和自由一样平等而快乐,我到现在仍然认为每个人都有让自己死去的权利。昨晚我躺在床上自出生以来第三次萌发出不如死掉的想法的时候,觉得自己怎么就没有那样的勇气,但看了劳拉,逃跑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死亡,对我这种舍不得享受的人来说也是一种自我慰藉了。
前两年读伍尔夫的 一间房间 囫囵吞枣,现在具象感官刺激反而有了更多的共鸣,电影拯救人类!

跨越时空的三个女人,因为一个名字被联系起来—-戴罗薇夫人。

弗吉妮娅·伍尔芙(妮可·基德曼),生活在上世纪20年代的伦敦郊区,正在完成她最后一部小说《戴罗薇夫人》。游走在虚构与现实生活边缘的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被束缚感,内心甚至渴求着死亡。

劳拉·布朗(朱丽安·摩尔),生活在二战末期的洛杉矶家庭主妇。《戴罗薇夫人》引起她不断追问自己,什么才是更有意义的生活?日复一日的持家生活同样让她萌生自杀的愿望。

克拉丽萨·沃甘(梅丽尔·斯特里普),生活在90年代的纽约,正过着戴罗薇夫人式的生活。她深爱的朋友理查德,才华横溢却因艾滋病难以自理。好心的戴罗薇夫人担当起派对的主人,为每个人带来快乐,却难以化解内心的孤单与忧伤。

不同的时空里,她们的内心深处,关于死亡的挣扎与抗争,没有停息,时时刻刻。

相关电影

167 条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 头像
    下一秒会发生 投稿者

    7.9分。时空交错,三位不同时代的女性通过某种联系有了交集,这个方法运用得不错;但我认为,影片真正想展示的也许是让我们了解抑郁症患者的心理而已

  • 头像
    杨铭 投稿者

    了不小的波动,女权主义者对好莱坞电影经典结构中隐含的“模式化女性”符征进行了犀利的批评,同时也对电影中根深蒂固的男性主义倾向和性别歧视进行声讨。作为对后结构主义的呼应,从1972

  • 头像
    星星护诺梦 投稿者

    你要把人生看透彻,一定要真实地面对人生,了解人生的本质,了解人生,热爱人生,才舍得放下,永远记住我们的爱,永志不忘,生命中的时时刻刻

  • 头像
    杜俊旺 投稿者

    于是挣脱了乡村的、家庭的、过往回忆加在自己身上的束缚,最后要走向哪里,什么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不silly的,只能面对真实的时时刻刻,去找到答案。

  • 头像
    姚十三 投稿者
  • 头像
    任夏夏呀 投稿者

    大晚上的给我看玉玉了…每个人都有种平静的疯感🫠

  • 头像
    沐汐子 投稿者

    拥抱生命中滚烫而真实的感受。三位女性跨时空共振,面对特殊而又具有普遍性的人生困境时做出了各自的抉择。她们的挣扎就像迷宫中的多面镜,折射出每个女性亦或每个人的困境,把你一同拽入迷宫,当她们以血肉之躯打碎这些镜子时,勇敢又惨烈,你或许也会在银幕前小心翼翼地长舒一口气。影片通过大量的心理刻画、情绪起伏、空间隐喻暗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值得反复品味!

  • 头像
    阿旭 投稿者

    直面人生然后放弃它 这也很难啊 配乐真是太绝了ToT

  • 头像
    用思想指引你行动 投稿者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and to know,for what it is.At last,to know it.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and then,to put it away

  • 头像
    挑食的麦爷 投稿者

    这部电影看的人很压抑,应该有些人会看不懂,还是非常深刻的

  • 头像
    健康小天使倩儿 投稿者

    热爱生活本身已经很伟大了,值得细细品味的好电影

  • 头像
    美丽爱天使 投稿者

    流水一般,拍出了我心中的伍尔夫

  • 头像
    黄市中学周 投稿者

    看完眼泪哇哇直流😭,每个人都处于一种濒临奔溃的平静中……

  • 头像
    不忘初欣 投稿者

    存在与困境,触及个体的自由选择、责任和孤独。

  • 头像
    王宅小学方敏 投稿者

    我这个年纪和阅历,还不足以支撑我去完全理解这个故事。等过几年,我再看一次。

  • 头像
    默问 投稿者

    You canno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 Leonard.

  • 头像
    难得糊涂加 投稿者

    补标。

  • 头像
    小枫 投稿者

    不知道怎么评价 看的是一种氛围

  • 头像
    永远是沉默的语言 投稿者

    “那一刻,我以为是幸福的开始,其实那就是幸福本身。”每个人都在挣扎,在忍受和逃离之间,在窒息和喘息之间,在现实和幻境之间。

  • 头像
    酒徒 投稿者

    看到的是一天内面临的生活与情绪转变,看不到的是每时每刻的自我纠缠与折磨

  • 头像
    陌美橙 投稿者

    结果最喜欢的是朱利安摩尔这条线,万万没想到

  • 头像
    爱生活的鱼 投稿者

    永远直面生活。

  • 头像
    柒夏 投稿者

    当一天早上你醒来觉得一切都有可能发生,觉得此刻就是幸福的开始,后来才发觉那不是开始,那只是一瞬间的幸福。我实在有过太多这样的错觉了。如果有健全人问我抑郁发作什么感觉,我会让ta去看这部电影。

  • 头像
    汪志一 投稿者

    生命是一场虚妄

  • 头像
    多读书涨智慧 投稿者

    补签。

  • 头像
    苏慕泽 投稿者

    快要溺水的自我意志,精神在浪漫面前本是美好,所谓浅尝而止真的如此吗?always the years/love/hours,爱就是疯狂又忧伤,完美呈现了我对伍尔夫的所有想象,情绪质感细腻的不知道从哪个时刻起,被触动到落泪再没停止。发现自己喜欢伍尔夫是因为她对深刻的生命经验和审美经验的诚实的描摹,也许她的描摹更接近杂乱轻盈的印象的联结,但若把这些印象背后的深意联系起来就能发现她在这其间埋入了过多真诚无奈与深刻以及细微的对生活和生命的觉察,对童年和儿童经验的客体化的揭露,对成年人的麻木和失去的同情,对生活真相的戳破。the reality of mortality终将降临在每个人的生命经验中。女性主义最美的诗篇。黎明时分我砸碎了所有窗让阳光刺进来,我想,我爱你是真的,但你绝对自由。

  • 头像
    白浪花 投稿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行 二者皆可抛

  • 头像
    米露米露迷了路 投稿者

    速看一次

  • 头像
    欢喜的付阳洋 投稿者

    温柔的丈夫,可爱的孩子,亲密的朋友,融洽的邻里,优渥的生活,你仿佛拥有一切,sometimes,忽然就是想哭,别人都不懂,怪你矫情,只有你知道你无法拥有自己。

  • 头像
    藜丽儿 投稿者

    You can’t get peace by avoiding life

  • 头像
    冰山雪莲 投稿者

    伍尔芙的眼神好锐利呀,穿透性的。

  • 头像
    方芳姐 投稿者

    always the hours

  • 头像
    两半雨 投稿者

    罗曼罗兰曾说过

  • 头像
    十年 投稿者

    For life,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s. And then, put it away. 至灵至性,伍尔夫永远是我的最爱。

  • 头像
    呵呵胡地 投稿者

    4.1

  • 头像
    北京慈一堂预约客服刘 投稿者

    Movie No.22

  • 头像
    户外拓展了然 投稿者

    最爱的演员最佳的剧本

  • 头像
    隆雄谈职场 投稿者

    有一点点难懂 感觉得看原著

  • 头像
    投稿者

    “谁会死呢?那个诗人,先知会死”“面对死亡,我选择了生”“要看透人生,就要直面真实的人生,了解本质,而后才能热爱生命”看完像做了一场心灵SPA,那些很多人不会深究、无法理解的思考和情绪,在电影里都能找到共鸣、得到慰藉。

  • 头像
    骆驼 投稿者

    没太看懂呢?但是有一种感觉、一种共鸣在身体里面,我好像很能感同身受为什么故事里的人物都了无生气,但我说不出来为什么。我不敢说自己看懂了它,但是,我只想毫无目的地躺在一个地方然后发呆结尾居然还有一点突然释怀的感觉我感觉我会再看几遍最后维吉尼亚还是没能回到伦敦

  • 头像
    拜星月慢蝶恋花 投稿者

    alive

  • 头像
    王昱童 投稿者

    大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感觉一切皆为虚妄,不知道生命意义为何,整个世界都变成灰色。

  • 头像
    数字魔盒 投稿者

    我一个人在黑暗中独自挣扎,只有我才能了解我的状况。我选择不过郊区的宁静生活,而是大都市强烈的震撼,这是我的选择。就算最无助、最可怜的病人,也有权决定自己该过什么生活。逃避生活永远得不到宁静。要把人生看透彻,一定要真实的面对人生,了解人生的本质。当你终于了解人生就能真正的热爱生命,然后才舍得放下。记住我们在一起的这些年,永远不要遗忘,永远记得我们的爱,永志不忘,生命中的时时刻刻。

  • 头像
    春雨 投稿者

    玄乎

  • 头像
    未牧千狸 投稿者

    演员确有加成。

  • 头像
    姬梅 投稿者

    明明一切都很正常,我过上了世俗意义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心里的空洞却越来越大,终有一天会被吞噬。

  • 头像
    大事的父亲 投稿者

    Go to buy flowers yourself.

  • 头像
    李骏 投稿者

    一本《黛洛维夫人》将3个不同时空的女人联系起来,看不懂她们各自人生时刻承受着的阴郁和悲痛是什么,一些同性亲吻镜头也很晦涩难懂,但不影响电影的质感和力量感,你可以选择死亡,死亡不是逃避,而是权利。

  • 头像
    投稿者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里挣扎着,病态的,虚无的,窒息的,无序的,像一条河流一样无止无息。你有权利选择怎样度过这些时时刻刻,也可以选择离开。

  • 头像
    憔悴天堂 投稿者

    4.5

  • 头像
    散人天堂 投稿者

    爱生活本身。

  • 头像
    齐家治国平天下滔滔不绝 投稿者

    讲故事是一种能力🍹🏌🏻

  • 头像
    甜甜 投稿者

    看得我好难过,是时候把《达洛维夫人》提上日程了,也是时候开始尝试阅读伍尔夫了。

  • 头像
    勇敢的心 投稿者

    这个生活不是她想要的,她想要作为人拥有选择的自由。当生命只剩下挣扎痛苦与无助窒息,这百般无奈奄奄一息的日子,死亡或许是自由的,活下来也有可能是另一种自救。喜欢电影的文艺质感,鲜花裙摆,房屋陈设,街道建筑……一个多世纪,女性生存困境一点点被看到,却似乎没有太大改变。“今天,我决定要自己去买花”这版弗吉尼亚伍洛夫太有魅力了!

  • 头像
    投稿者

    进入不了。

  • 头像
    小金金 投稿者

    我看不懂,我是个俗人,我每天都很快乐。

  • 头像
    我的愿望是没有蛀牙 投稿者

    女人看会更有感觉吧,我是有点晦涩难懂的。。

  • 头像
    岁后开始修行 投稿者

    如果在里士满和死亡之间选择。.’…..我会选择死亡,有时我会疑惑是否每人都应生性阳光开朗,在平静的时刻想到死亡是否不正常?三位主演的表演非常非常棒.

  • 头像
    瑞雪 投稿者

    近期,我总是频繁的突然意识到对于女性主义,我的思想有太多问题。女性主义于我真的艰巨且遥远,还在从山脚自我撕裂着艰难的向上走

  • 头像
    喵彡爷 投稿者

    没能与影片的情感共鸣,但是触动了某些审美神经

  • 头像
    怪旅泊 投稿者

    女性主义这个概念对于我来说,显得过于庞大了。实在是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所以我也没有用女性主义来批评这部电影的妄想。只是浅薄的根据自己的理解,从象征与符号这个切入点

  • 头像
    奇谈 投稿者

    看不懂~

  • 头像
    静听婵声 投稿者

    成为我的人生电影吧

  • 头像
    宋燕宁 投稿者

    虚构与现实,小说家的魅力。

  • 头像
    太湖飞鱼 投稿者

    一本达洛维夫人的书串联起了不同时空的三个女人。我一直认为梅姨和朱利安摩尔演技很好,这部片子让我对妮可的表演惊艳

  • 头像
    您要找的页面不存在 投稿者

    把书里的内容搬到不同时代上演并没有什么创意,出彩的还是伍尔夫的真实故事,那封诀别的情书。

  • 头像
    天涯 投稿者

    弗吉尼亚伍尔夫,《戴罗薇夫人》一个女人的一生,浓缩起来,其实只有一天是否只有死亡才能让一个人回归平静呢?多想亲自出门买一束花,却是不可能的大家都为彼此而活,这叫相依为命女性觉醒,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 头像
    投稿者

    他的死亡被看到了…

  • 头像
    紫罗兰紫罗兰 投稿者

    有些恍惚。。。。或许我还需要时间去弄懂它

  • 头像
    中北智汇 投稿者

    人生总归要离开的。在那忧郁得不能自拔的日子里,或选择自绝,或选择逃避,只是将这种必然,提前了一点而已。

  • 头像
    十月贩卖机 投稿者

    不知道怎么说……真的不太能看懂,大意中心好像能懂,可是又好像很多都看不懂……

  • 头像
    覃子言 投稿者

    女性的困境时时刻刻存在。死亡是一种选择,是生的延续。

  • 头像
    豆本豆 投稿者

    You canno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 勇敢的面对生活后,再选择继续或放弃。

  • 头像
    辉辉吖 投稿者

    I chose to live. I defined my own humanity.

  • 头像
    安大喔 投稿者

    光影的运用太绝了!

  • 头像
    尴尬人儿 投稿者

    妮可·基德曼的伍尔夫好迷人,演出了作家身上忧郁苍白的气质。

  • 头像
    一禾视觉 投稿者

    后劲好大……

  • 头像
    耀耀 投稿者

    意犹未尽,感觉还应该有下半部。

  • 头像
    宁都 投稿者

    我们为什么能或不能选择死亡?只是为了他人,即使是最亲密的人而活着是有意义的吗?我的生命是不是应该由我决定?三位大女主太棒了,尤其是妮可·基德曼,似乎弗吉尼亚·伍尔芙就是这个样子

  • 头像
    今无 投稿者

    我觉得有时候(我还不到二十岁)自己不是一个女人,而是洒落在这扇门上、这片土地上的亮光。我就是四季,有时候我想,是元月,五月,十一月。是泥泞,迷雾,清晨。

  • 头像
    梦之蓝色 投稿者

    再看一遍吧,目不转睛地

  • 头像
    投稿者

    余韵深沉。p.s.配乐真的好有渲染力

  • 头像
    一个人的夜晚 投稿者

    不同时空的三个女人,她们的一天,关于生活和死亡,关于选择。

  • 头像
    缘份天空 投稿者

    全靠菲利普·格拉斯

  • 头像
    二惠 投稿者

    很深刻的一部女性主义电影,但我可能还没看懂,肯定会n刷的

  • 头像
    优弧同学 投稿者

    It was death, I chose life

  • 头像
    王家有女 投稿者

    看得心情复杂(语言表达能力不够)

  • 头像
    康夫 投稿者

    You canno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

  • 头像
    嗖嗖屋包袋皮具 投稿者

    女人哪,你有你的使命,就是活出自己。

  • 头像
    浪得虚 投稿者

    演技完美匹配的一部

  • 头像
    薄荷 投稿者

    她们在拒绝作为传统的附属品同时,并未找到真正的快乐,而只能在同性情结中找寻慰藉。

  • 头像
    拾惫 投稿者

    看不懂,或许只是一部女权电影。

  • 头像
    温凉 投稿者

    活着,时时刻刻需要承受。

  • 头像
    爱生活 投稿者

    标想看好几年了,终于看完。Woolf的死让人觉得她是为了获得平静的一种选择,而非走投无路。但我还是更喜欢热爱生命。三人演技加一星。

  • 头像
    做心中的自己 投稿者

    生命不是安排,生命是追求

  • 头像
    吴三岁 投稿者

    崩溃在时时刻刻,太会写那些细微的情绪了。同性倾向。转场很牛。

  • 头像
    糕糕 投稿者

    kidman真的没死,会再看,很细腻很美的电影,让我想到自身的幸运和想要进入的状态

  • 头像
    快三快速回本方法 投稿者

    想起来大二看《安卡》,想不明白为什么安娜不爱她和沃伦斯基的女儿,明明她是那么爱她的儿子。其实那种爱似乎并非理所当然、与生俱来。现在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关于爱的启蒙。

  • 头像
    万杰智能面条机 投稿者

    故事的构思很精巧,伍尔芙是故事的主人公,同时也是以作家伍尔芙为原型创作的,她在写一本书,而理查德的身份就是书中的先知,他的母亲又在翻看伍尔芙的书

  • 头像
    周周 投稿者

    我心中的女性最佳电影

  • 头像
    奔跑 投稿者

    好看!镜头语言和转场实在是太美了!故事逻辑也很顺畅,有恰好好处的留白和想象空间

  • 头像
    蓝影寒月 投稿者

    可不可以告诉我,脱离那些对女性的束缚之后会变成什么样

  • 头像
    曹吖 投稿者

    电影的结局依然美好

  • 头像
    深海之蓝中奖图 投稿者

    正在。幸福的开始就是幸福本身,生活不止一刻,是时时刻刻。其实可能我想追求的新生活的开始,就已经是开始了。年轻的灵魂埋葬在长江,最后的曙光照耀在泉水,我已经靠近坟墓。

  • 头像
    微子 投稿者

    极具小说感的电影,叙事结构有种精巧而激荡的文学美,时间和场景往复交织、跳跃,让人目眩神迷。可惜配乐存在感太强,营造了强烈的宿命感,但也显得单调冗杂。人物就不能安静地思考和对话吗?

  • 头像
    柚子手工食坊 投稿者

    直面生活的本质

  • 头像
    龚霞 投稿者

    看不懂

  • 头像
    逍遥未遂 投稿者

    时时刻刻,永远的

  • 头像
    正在加载 投稿者

    一直在等妮可出场,看完了都没发现哈哈

  • 头像
    祝您鼠年大吉 投稿者

    爱和生命是矛盾的二选一,不理解但尊重

  • 头像
    小郝侃球 投稿者

    不评分,没看明白。

  • 头像
    宝藏沉香 投稿者

    女人说一旦她拥有了对爱情幸福家庭的期许她的心会变不安有了爱想要更多欲望得不到满足变越想要越空虚

  • 头像
    喜悦溢生 投稿者

    如花美丽的女人 如花凋零的女人

  • 头像
    投稿者

    当你的灵魂能够走出你的身体,用贴近自然超脱纷扰繁杂的空灵淡然,去审视你的人生,你也许会发现你曾经轻拂过的花花草草、百木众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的灵魂与它们、与自然交融过,世界时时刻刻都在拥抱你。

  • 头像
    菜小妖灬 投稿者

    2024.4.1请生活愚弄我。

  • 头像
    王真如 投稿者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存和死亡的权利,三个女主,三种选择。本是作为人的自由选择,世俗的眼光让选择有了枷锁。

  • 头像
    银尔猫 投稿者

    镜头语言太美了…三线并行复杂但并不混乱,每条线都有同性亲吻情节感觉有点too much

  • 头像
    升华 投稿者

    非常喜欢这个电影的情感氛围,喜欢这个电影的原声。

  • 头像
    一生只为初见 投稿者

    黛洛维夫人被困住了,如果选择清醒就无法活下去,但自我欺骗也很痛苦。——仨都有抑郁症,①伍尔夫想当作家,但是女性身份使她丧失正常人(也可以说是男人)的自由,想去乡下还是城里都要听丈夫的。②怀了二胎的主妇,每天过着一样的生活,失去自我。看到因为子宫生病的邻居,越发觉得自己生而为人的作用只是生孩子,更加迷失,厌恶当下的生活。在自我与母亲职责面前选择自我,却被儿子写成怪物。③逃避感情,沉溺幻想中,日复一日蹉跎时光。我最不理解最后一个,明明双性被时代认可,诗人和自己互相喜欢为什么不在一起?前两个受限于时代无法脱困,最后一个的情绪崩溃由何而来?——舌吻姐姐没懂什么意思,难道想表达她女同倾向?——看透人生本质,真正热爱生命,才舍得放下。我想知道她决定去死,是看透本质还是没看透?

  • 头像
    布鲁尼菠萝蜜蜂窝 投稿者

    或许我也不属于现世

  • 头像
    青年作家网编辑部 投稿者

    摩尔的线看得我最紧绷,真的,时时刻刻

  • 头像
    丽莎 投稿者

    要有怎样的勇气和毅力才能撑的过这日复一日,我并不在乎虚或实,至少在当下没有书影音我真的会完蛋

  • 头像
    美妆化妆品控价部汪 投稿者

    如果非要说谁演的最好,我选摩尔。

  • 头像
    凤羽轻扬 投稿者

    我还会再看的灯塔

  • 头像
    刘振宇 投稿者

    我到底想过怎样的生活?

  • 头像
    稚女没回信息弹语音 投稿者

    喜欢配乐。需要多大的勇气才敢look life in the face?

  • 头像
    吉林名人网 投稿者

    深深难过过的人一定会懂,也会喜欢这样的故事和叙事。以后再重看吧。“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那些痛苦不安的时刻啊,那些觉得怎么都过不去的坎啊,那些觉得死亡好像更容易的瞬间啊。一切都会过去,时间会带来新的故事。我们所有人,都是死路一条。

  • 头像
    诺航网页 投稿者

    要直面人生 永远要直面人生去了解 它的本质最终,去认识它去热爱,它的本质。然后,从中的解脱。一个人的死亡能让更多人珍视生命,Only I can understand my own conditionThis is my rightIt is the right every human being.That is my choice of my prescriptionThereby she defines her humanity.-“But if it is a choice between Richmond and death I choose death.”-“It was death, I chose life.”不同的选择 都值得被尊重

  • 头像
    万十八 投稿者

    “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她可能会就此消失”

  • 头像
    张宝坤 投稿者

    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得到了什么。被水淹没

  • 头像
    庄春兴 投稿者

    不是讲女性主义的影片,只是借女性视觉去讲人生追求,你想过怎样的人生都好,哪怕死亡

  • 头像
    氟西汀 投稿者

    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 头像
    优普森仪器创享未来科技刘 投稿者

    会看很多很多遍

  • 头像
    宗曦曦 投稿者

    三月底看的 但是我宣布这是我2024最喜欢的电影

  • 头像
    炒栗子 投稿者

    “睡眠是死亡的小样,奢侈一把,入个正装。”

  • 头像
    微光牡丹 投稿者

    三次跨越时空的灵魂共振,好,而且有我心里最美的影史镜头

  • 头像
    番茄社区 投稿者

    “永远要直面人生 去了解它的本质 最终 去认识它 去热爱它的本质 然后 从中得到解脱”

  • 头像
    江暮晚 投稿者

    存在主义危机存在于每个时代。

  • 头像
    昨夜星辰昨夜风 投稿者

    勇敢的选择那种生活,不要逃避,哪怕需要放弃一些东西,承担起一些责任

  • 头像
    投稿者

    有钱烧的吧。。。有病就去看病。。。生活就是过好每一天,你来到这个世界无法选择,能选择的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每一天,不要悲观,要乐观积极

  • 头像
    月下看月 投稿者

    我身边无数人告诉我,她们想要安定的生活,只要有差不多的钱赚,能轻松就轻松

  • 头像
    村口的骆驼 投稿者

    这让母亲的注脚变得更丰富了。

  • 头像
    听松雨下 投稿者

    很久以前看的,光是三位姨就值得五颗星了,剪辑扣一星。

  • 头像
    疯狂的野猪在 投稿者

    非常好看

  • 头像
    想来想去不如做来做去 投稿者

    不同的时空里,她们的内心深处,关于死亡的挣扎与抗争,没有停息,时时刻刻

  • 头像
    舒语 投稿者

    人生是不能细想的事,情绪是永远无法言说的秘密。

  • 头像
    不知何为 投稿者

    看不懂的一首散文诗

  • 头像
    向阳 投稿者

    看过一遍,我可以确定的说,因为自己一部分遭遇能够对于伍尔夫以及劳拉的状态产生一部分感同身受,但我的感同身受来自于我试图寻求别人的理解却无果而产生的无奈,但前两位是真的对生活有了觉悟。所以我的理解只能是一部分。因为我可以融入到这个世界当中,我会真心的体验这个世界的一切表象给我带来的快乐与悲伤。我有孝顺父母的天性,我有在浮华世界中调整自己的天性,将来还会有努力成为一位优秀母亲的天性。与此同时,这部电影让我明白,我是幸运的,那么对于其他幸运的人和不幸的人,我希望自己可以尊重,我不要将自己的精神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希望自己可以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寻找生活的本质,体会生活,体会快乐,体会悲伤。

  • 头像
    诸葛牛亮 投稿者

    always look life in the face. 好美的电影,好美的电影,好美的电影

  • 头像
    雨花石 投稿者

    Dear Leonard.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Leonard. 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years.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

  • 头像
    小菜影视剧推荐 投稿者

    “要直面人生,热爱它的本质,然后解脱。” 死亡未必是一种放弃,也可能是一种坚持。

  • 头像
    如琢如磨 投稿者

    我的年度电影出现了。妮可基德曼在这部片子的形象完全符合了我对伍尔夫的想象。“感受幸福的时刻,就是幸福本身”,会再回来看的。

  • 头像
    温柔岁月 投稿者

    事情讲得不明就里 但是依然让人感到窒息绝望。不管伍尔夫到底是什么样的 根据这个故事的氛围走向 为什么最后会回落到要热爱生命把握拥有上 没道理。但是整部剧太喜欢

  • 头像
    投稿者

    非常喜欢

  • 头像
    助梦空间 投稿者

    好看

  • 头像
    夏子画 投稿者

    很久以前看过一遍,没看懂,为了准备affect theory的seminar重看了一遍,好像多懂了一点。

  • 头像
    钦宗 投稿者

    Best film ever

  • 头像
    墨殇燕 投稿者

    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前提是认清生活、考虑到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无悔且坦然。幸福只是一瞬间,而生活却是时时刻刻。(没认出妮可基德曼,影后实至名归

  • 头像
    超级分享家 投稿者

    每一个人都游走在崩溃的边缘,受困于某处不得解脱。对于剧情有点迷糊,唯一清楚的是每一个角色压抑又迷茫的情绪,如洪水扑面而来。

  • 头像
    雁妮读书 投稿者

    没有太深刻的感触,不是我的菜,但能共情劳拉,我也这样过,脸上嘴上挑不出问题,但脑子里想的是那件事。

  • 头像
    案例营销分享 投稿者

    三段式叙述,没看简介直接看的,后面接起来很惊喜。但是对于电影里的生死观我没有这样的思考,最出名的那句台词我也不太懂。不过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并不是只有光荣地死才是最好的归宿。

  • 头像
    学海无涯 投稿者

    Shifted the way i look at the world

  • 头像
    好省口令魂宝团队 投稿者

    如果劳拉·布朗没有choose life,没有逃离万般压抑、痛苦难忍的虚假的“美好生活”,那么得癌症的一定是她而不是她丈夫。

  • 头像
    依涵 投稿者

    每当看见婚姻生活的时候就有种迷茫和不解,我是个迟钝的人,任何能深刻认知的都必须自己亲身经历过,所以我体会不到也猜不透到底是怎么一种情感,问题产生的根源怎么会这么简单又复杂,因为爱又不单单因为爱,社会带来的冗杂被放大到争执中,深扎在女性的内心里,然后或顺从或逃离,只有这两条路可走,多可悲。在逃离的过程中,和自我的搏斗周而复始,于是天平来回的倾斜下,死亡开始变得和自由一样平等而快乐,我到现在仍然认为每个人都有让自己死去的权利。昨晚我躺在床上自出生以来第三次萌发出不如死掉的想法的时候,觉得自己怎么就没有那样的勇气,但看了劳拉,逃跑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死亡,对我这种舍不得享受的人来说也是一种自我慰藉了。前两年读伍尔夫的 一间房间 囫囵吞枣,现在具象感官刺激反而有了更多的共鸣,电影拯救人类!

  • 头像
    可乐游戏 投稿者

    很好的the rule of 3的例子。配乐略过。

  • 头像
    清醒 投稿者

    看透生活首先要直面生活

  • 头像
    一分快三输了钱如何上岸 投稿者
  • 头像
    奇怪 投稿者
  • 头像
    玖仟岁的白菜 投稿者
  • 头像
    玻璃鱼 投稿者
  • 头像
    冰冰妈 投稿者
  • 头像
    蚂蚁王富贵 投稿者
  • 头像
    云起 投稿者
  • 头像
    陈艺鑫 投稿者
  • 头像
    凉散 投稿者
  • 头像
    老袁天道 投稿者
  • 头像
    挚诚写诗 投稿者
  • 头像
    李嘉玮 投稿者
  • 头像
    投稿者
  • 头像
    小说作者赖安大魔王 投稿者
  • 头像
    小妮子噢噢噢 投稿者
  • 头像
    重庆长江 投稿者
  • 头像
    美国代购翠喜 投稿者
  • 头像
    会展天下 投稿者
  • 头像
    多芒小丸子 投稿者
  • 头像
    疯挣 投稿者
  • 头像
    乐逍遥陈 投稿者
  • 头像
    山西酒店产业链史红昌 投稿者
  • 头像
    十三 投稿者
  • 头像
    雨荷香远 投稿者
  • 头像
    那都是 投稿者
  • 头像
    未来归路 投稿者
  • 头像
    不止一格 投稿者
  • 头像
    慈之以恒 投稿者
  • 头像
    肥肥 投稿者
  • 头像
    靖哥哥 投稿者
  • 头像
    许仙 投稿者
  • 头像
    糖糖和柔柔 投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