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点评:萤火虫之墓 火垂るの墓
萤火虫之墓主题的“反战”而不是“反战败”,恰恰表现在编剧上设定了一对脱离主流社会的战争体制试图独立存活的兄妹,他们其实无法真正活下去。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被吸纳到体制中去了。作为观众的我们应该对照和反省,而不是被局限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对立当中。这个主题是超越一时一地的。
如果是讲单纯的战争孤儿,那它可以算反战电影。然而,作为日本右翼海军军官的儿子,本身就倾向于日本法西斯主义,加上他还支持侵华战争,所以是不值得同情的。并且,带着妹妹流浪的过程中,完全没想过自力更生,没想过好好规划两个人的未来,一直都在偷鸡摸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妹妹生病存着那么多钱也不给好好治,快死了想起来喂好的了,“看你快死了断头饭给你吃点好的”是吧。我不能理解这电影到底是想表达什么。
7/10 小时候看过,当时很受震撼,不久前读了一篇影评,第一次让我思考了这部电影的问题,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我这次的观影。可以说我已经没法用以前的眼光,抛开历史政治的视角,单纯、天真地看待这部电影。我对政治历史了解不多,因此我并不打算发表这方面的意见,就故事内容而言,无法理解的地方是男主角为什么始终不自力更生,而要靠到处偷东西来苟且?我给自己的解释是,妹妹太年幼,依赖哥哥,哥哥要总是陪在妹妹身边(尽管我还是觉得有些牵强)。
军国主义必失败,吃了战争红利又在等待战争红利的人也会随战败而死亡。嗷嗷待哺,自大,狂妄,道德沦丧,看中亲情但亲人也都离开,听起来很惨,但最后的结果必将是走向坟墓,只是可怜妹妹,没有受到军国主义的熏陶,生命如同萤火虫一般发出了微弱的光芒就离世了。最后,我在想教育孩子让他活得自由自在没错,但是只让他贪图享乐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是错的;教育成为好人也没错,但让他成为一退再退的好人没办法保护自己的好人是错的;教育成为有自尊的人是没错的,但让他变成只要面子狂妄自大的人也是错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把私货毫无保留拍出来的反战败动画,通过细致描写一对军人后代兄妹在二战中的【悲惨遭遇】投射到整个军人阶级被日本社会所抛弃的全过程,影片本身就是在为他们的结局打抱不平。可是谁在意呢?躲过战败审判的议员和旧财阀们拥抱西方,投降书一签洋音乐一放,地球照转不误。
《萤火虫之墓》二战中小兄妹二人寄人篱下的生活……
人性没能经得住生存考验,地铁工作人员清扫流浪儿、丢弃破旧的糖果盒,寄人篱下的兄妹忍受阿姨与日俱增的恶语和偏心,之后是艰辛的拾荒偷窃苟且的日子……
接受投降后蔚蓝的天空,态度又变得祥和的居民,兄妹灵魂注视着这一切。
我看吐了我没开玩笑。。。战争下人命的微贱,人民为了活下去遭受着什么样的痛苦,同为人类看到这种炼狱般的日子是真的会生理上不适。。一想到这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更反胃了。。日本人这种情节敢画成动画你们真的。。。大晚上看这个我是真睡不好觉了,不会再看第二遍。。
在世界上有创作力才有发言权!日本人是在宣扬自己侵略战争失败的委屈论,中国确实不服气你们这些老艺术家们完全可以拍一部比他受欢迎的反日侵略动漫出口全世界反击揭穿日本的丑恶嘴脸,问题你自己不争气拍不出啊,88年,我们的国宝级动漫喜羊羊与灰太狼还没问世呢,意识形态的战争远比现实世界的战争还残酷,如果自己没有制作力没有创造力那就老老实实的高举四个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信念作自己的天朝上国的美梦,关起门来搞老艺术教育,早晚全世界人都会被我们的文化自信所迷倒
原来你们也能看到战争的残酷,炮火下的冤魂啊。影片挺注重细节的,刮煮饭锅底的大米吃,哥哥注意到阿姨只给家里人舀米等等。死去的萤火虫有节子给他们建坟墓,那妈妈节子和死在炮火下的百姓呢。唉节子赚了我好多眼泪,遭受战争的国家里有多少这样的人呢,他们就像萤火虫一样发过微光却也在一个无声的夜晚死去。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战争就是一场巨大的骗局,加害者当然应该对被害者无条件的忏悔和谢罪,可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被害者人性的泯灭也是同样可悲可叹的。原本以为是为了正义和尽忠,其实大家都是死后无名的牛马。
让我太难过了,扣一星!
和战争无关,只是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人的世界始于人性终于人性,它从来都没变好。大多数的人,虽不从恶,但也不愿向善。善良,就如萤火虫,又如扑火的飞蛾。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小鬼子太恶心了,想洗白犯下的罪过就先把鬼厕拆了吧!
反战还是反战败?时代的车轮是如此无情,战争的阴霾公平地笼罩着双方阵营的每一个人。清太和妹妹的悲剧归根结底是战争带来的,可惜的是,整部影片只让我感受到颓丧的社会氛围,很难感受到所谓的“反战”主题——毕竟所谓反战,是需要通过对照来体现“反”的意义所在的。或许我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俗人,但仍固执地相信希望和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吧…
用小孩卖惨博同情,日本没资格,与其说是反战不如说是洗白,文化输出的用心何其险恶。母亲去世寄人篱下遭人白眼住防空洞流离失所?看看饱受军国主义荼毒的国家和人民,饿死何止百万,被屠杀虐杀无数,它能和谁比惨?这一切又是谁造成的?影片里有说过一句战争的不是吗?唯一可惜的是原子弹没多丢两颗
人物动作和神态做得太好了。知道一定是悲剧,甚至知道是怎样的悲剧,但还是会被触动。不过总感觉男主的角色塑造差一口气,很多事情好像稍微说明解释一下会更好,不然同情感会减弱。还是说就是想要避免塑造完美受害者呢?
补一个评分。
记得以前看的版本译名叫“再见萤火虫”?
这部电影争议挺大的,虽然兄妹二人的经历挺惨的,但是二战下的日本真的不值得同情,受到军国主义的熏陶,如果没有那两颗原子弹,不知道还有多少年轻的日本人被投入侵华的战场上,哥哥明显已经深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只能说有因必有果。
看完只剩生气了,这傻杯哥哥在姨妈家寄人篱下只会好吃懒做,姨妈好几次让他去参加自卫队他不去,受不了姨妈白眼居然带妹妹跑山洞里风餐露宿去了,两个人饭都吃不饱还花大钱置办了一堆做饭的家伙什,亲妈留的遗产不用去偷别人的,小小年纪就会发战争财了,把妹妹饿得营养不良好不容易把钱取了买吃的,给躺地上都开始发癔症的妹妹喂了一口西瓜就说去做饭,一点眼力见没有让妹妹拿着西瓜都没力气吃就这么死了,最后拿仅剩的补给碳把妹妹火化了终于把自己也作死了(别说这哥不工作是为了照顾妹妹,他们住山洞的时候他也经常一个人跑去偷东西不管妹妹,她妹自己在那捏泥巴丸子吃到肚子痛,要这样还不如住姨妈家去自卫队工作,姨妈起码不会让妹妹吃泥巴吃死)
一边怨恨美国为何投炸弹平民 又想日本自作孽不这样没法早日结束战争。哥哥实在是太宠妹妹了 如果不离开寄宿的家 去打工赚钱也不至于殒命吧 两个人的死真的好心酸太懂事了 还有母亲裹成粽子那一幕去世好难受
吉卜力也有如此残忍的电影,很多人认为这不是一部反战电影,或者说是如果胜利就好了的电影,我认为并不然,因为电影客观的反应了二战时期的日本民众,二战提出“一亿玉碎”的日本侵略政府,不可能不被民众所支持,那些早早意识到日本的侵略势必会带来毁灭,或积极投身人道主义事业的进步人士只是少数,大多数还是愚民,高炳勋认为,清太和妹妹的愚蠢导致他们的“双重自杀”,他们愚蠢一方面是拒绝和身边人共处,另一方面是对现实的幻想,可社会层面上讲,拒绝与身边人接触正是因为整个社会都是畸形的,而过度幻想是教育和成长的缺失,所以这也是说日本的战败也正是自己的愚蠢导致的自杀,因为在一个法西斯主义的错误引导下,整个社会处于畸形状态,最后必将走向灭亡,单纯的口号没用,只有避免变成愚蠢的社会,成为愚蠢的群众 ,这样的悲剧才能不再发生
如果不挞伐的话,自己就不在高处了。如果不抨击的话,就和他们没两样了。是他们活该,不然他们怎么会那么惨?不然自己不就也可能会这么惨?畜牧场看着屠宰场叫好,仿佛这样就能把噩运躲掉。越是追求高尚、优越,结果却越发显得一样。天下兴,不领分成,天下亡,匹夫有责。别处的羔羊没草料,别处的庄稼没施肥,所以别害怕,自己是幸福的,收获季永远不会来。总是不同位置的同一类人。他的昨天,他的明天。
海军军官后代的男主是那个时代军国主义的象征,
男主被军国主义洗脑,坚信大日本帝国军队战无不胜,父亲会得胜归来,憧憬着父亲会回来。其接受的教育都为培养战争机器,军官家庭出身的他更是养尊处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国土被轰炸,无数人丧生,包括男主母亲。孤苦伶仃的男主和妹妹相依为命。寄人篱下却遭嫌弃,愤怒之下只能出走,住在防空洞。
就算已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也不愿意接受现实,思虑如何好好地利用母亲的遗产,天天过着吃饱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仍盼望着父亲归来。他不事生产,以战养战的想法更可从他和亲戚的矛盾与城市被轰炸时他大叫多炸些两处中发现。
最后,父亲所在的联合舰队全军覆没,妹妹饿死,男主无家可归,死在车站。
军国主义思想会抹杀身边所有美好,最后是自己的生命
看完吉卜力与宫崎骏的2399天这部纪录片后,里面不断提到他好友兼敬佩的人高畑勋,于是看了这部导演代表作。整部电影还是悲伤的底色,中间掺杂着回忆幸福时光,兄妹在一起苦中作乐,因战争不幸,导致在那个时代的人们被迫承担这些痛苦。
横七竖八的尸体、堆积如山的难民尸骸、爬满遗体的蛆虫……
每一个细节都弥漫着死亡气息,每一个镜头都在预示着兄妹二人的悲惨结局。用来折射战争的残酷和战乱下的人性泯灭。看完这个电影感觉心情很down,久久不能释怀。
没有特别感动。甚至觉得这两个小孩真的好烦。都寄人篱下了,吃完饭居然还不洗碗。自己去当自愿军,换点配己,把妹妹交给阿姨带,把赚到的东西给阿姨,日子过不下去么?有钱却不取出来,吃了那么久的青蛙,妹妹身体越来越不好都快死了,才把钱取了,居然买西瓜……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关于男主,母亲在美军轰炸下去世独自照顾妹妹,由于寄人篱下选择带妹妹搬走,远亲不断念叨为国家出力,之后受孩子们嘲笑他们的艰苦生活,夜晚看萤火虫,回想起阅兵唱起了军歌,崇拜父亲的海军身份,到后面因没钱而偷东西遭受毒打,最后大轰炸时别人逃命他进出家家户户甚至窃喜,当最后男主听闻日本战败,周围的人轻描淡写,嘲讽政府嘲讽海军,父亲的伟岸军人形象崩塌,不久后妹妹因营养缺乏而死,电影塑造了一个深受军国主义思想侵蚀的少年形象,他对妹妹的爱是最真实的,但军国思想的荼毒对他们的伤害才是最大的,战争之下平民受伤最多,人性也由此彰显,电影是对于军国政府的指责批判,并无洗白之说
敝认为艺术不分国界 虽然是日本动漫但它反映战争对百姓的摧残 体现反战 世界和平的主题 作为对日本无感的05后来说 我不太在意它的政治意味 这部片子的确感人 反正看到妹妹问哥哥怎么不吃石头我真的哭出声了
画面是美的,比如萤火虫的点点星光,又比如纷纷扬扬的樱花化作一粒粒雪白的大米,倒进玻璃罐中;导演对战争的反思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除此之外,或许是因为历史背景,似乎确实很难再对这部影片产生任何多余的想法,剧情单薄,情感单薄,一个半小时中我只想冷眼旁观。
看完之后还是很憎恨日本,包括日本人。
推荐图书: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
观影时间:2024.3.28
《萤火虫之墓》是1988年由高畑勋执导,辰巳努、白石绫乃等主演的日本动画电影。
影片讲述了在二战后期的神户,因空袭而失去母亲被亲戚家领养的哥哥清太和4岁的妹妹节子在邻组的(二战时期为统治当时的人们而设立的机构)统治下,远离人们,藏在一个洞穴里生活,但因得不到大人的援助而渐渐走向死亡的故事。
止战之殇,唯有和平。
制作精良的动画丝毫不输真人电影,一个表情的细微变化都可以盯着看很久。清太自己也是一个听到有营养三个字都要思索半天的孩子,在这样的乱世强撑起成人的职责,指责其养死妹妹未免太苛刻。更理解不了那些带民族仇恨的眼光看电影的人,不管反战还是好战,战争的受害者永远只能是普通百姓而已。
他们就这么倔强和坚强着。
受尽了嘲讽,也受尽了不公。
当旁观时,却无法去埋怨任何人。
兄妹俩更多的是守护,却不是活着。
就像那萤火虫的微光一样,一夜过去,连萤火虫都离开了。
节子懂事的让人心疼,知道母亲死后不哭不闹不在找妈妈了,阿姨告诉她她的妈妈住在坟墓,所以懂事的节子把死去的萤火虫埋了起来。如果最开始他们和妈妈走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如果清太忍住了和阿姨在一起,节子也不会死去,你看节子最后瘦的让人心疼。这就是战争吧,可是二战的日本一点也不让人心疼。看完心里堵得慌。
美日战争爆发,14岁的清太带着年幼的妹妹到处逃命,当他们到达防空洞的时候,母亲已身受重伤,没过多久便不久人世。两兄妹自此过着相依为命的日子。他们只好投靠了母亲的姐妹,纵使他们把家里所有的家当都送给了阿姨,但当食物吃完,他们就越感到了寄人篱下的感觉,清太决定带着妹妹离开独自生活。火灾硝烟中的生活并不好过,清太为了妹妹四处偷取食物,但妹妹还是严重营养不良……
太沉重了
感觉挺一般的呀
美术很惊艳。隐喻的表达也很棒——靠偷是养不活妹妹的,最后通过合法途径买到吃的时候妹妹已经饿死了,从一开始就应该走正道啊。勤劳才能持家,偷盗只会亡国。
在日本帝国虚伪的荣耀之战下,这个普通的一家人爸爸战死,妈妈被战火烧死,哥哥和妹妹饿死…
补标
导员目的不是让人单纯的可怜男主
大势之下,你我皆为蝼蚁
真的真的无法再看第二遍的存在!第一句台词就是让人受不了的程度😢
悲悯之作。
哭得好惨
心情复杂……
战争里最受苦的是百姓
好看
反战。
战争很残酷,不要战争是对的。刚开始看感觉还有点感动,但是看到她妹妹马上要饿死了,哥哥去取了三千块钱买东西给妹妹吃???早干啥了?还剩一口气了你想起来你有钱了?大鼻涕到嘴里了你想起来甩了啊?
不觉得是在粉饰太平,立志做下一代侵略者的军二代惨死于自己的选择,这不是对战争最好的反讽吗
妹妹好可爱🥺🥺🥺
这部算是我不咋喜欢的一部了
战争是元凶
其实一直想说,剧情真的很扯淡
补标:很多年前同事以宫崎骏作品推荐看的,实际上并不是,最大的感触是不像动画片,像是先拍了一部真人电影,然后再改画成动画。过于煽情了。
感觉有点作死,但是又无可奈何。
永远永远反战。
愿世界和平
小节,再见啦!
后遗症太严重了
如果都是普通人还能说是希望世界和平,甚至如果男主父亲不是军人都还好,是的话我只能说冤有头债有主,而且男主为了妹妹去偷去抢也共情不了,带着这种偏见去看,怎么看都觉得是在反战败
看完心里堵得慌,不会在看第二遍。
好压抑!
战争的受害者是无辜的,平民百姓最为深受其害,但这并没有让我感到难过或心疼,因为我们的先辈也经历过这些磨难,甚至更加。
当时看这部片子17、8岁,哭的我一度潜意识错乱,出现不知道哪里来的记忆感受。
不敢再看第二遍
《萤火虫之墓》二战中小兄妹二人寄人篱下的生活……人性没能经得住生存考验,地铁工作人员清扫流浪儿、丢弃破旧的糖果盒,寄人篱下的兄妹忍受阿姨与日俱增的恶语和偏心,之后是艰辛的拾荒偷窃苟且的日子……接受投降后蔚蓝的天空,态度又变得祥和的居民,兄妹灵魂注视着这一切。
小时候看的、虫子给我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战争太可怕
记得当初哭了一个下午
感人
不敢看第二遍的电影
说得好像二战中的日本老百姓有多无辜似的,拍给日本人看的,只是为了自我感动吧,不知道一群中国人高潮啥呢?中国近代史这五个字不比这部电影本身更具有“反战”的效果?果然现在日子好过多了,人也变得更那什么了
出现在🇨🇳的豆瓣TOP250合适吗
太感动了 一星留给争议
看完就觉得。能平凡地活着,看每天日升日落就已然很好了。真的看不了第二遍,心都碎了。
让我太难过了,扣一星!和战争无关,只是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人的世界始于人性终于人性,它从来都没变好。大多数的人,虽不从恶,但也不愿向善。善良,就如萤火虫,又如扑火的飞蛾。
很小很小看的,应当是看懂了不然不会眼泪汪汪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小鬼子太恶心了,想洗白犯下的罪过就先把鬼厕拆了吧!
Throwback#199几年在某省某个疗养宾馆,那年的星空卫视:“下面请欣赏萤火虫之墓”
哭拥了 为啥动画片要拍这么悲惨压抑
接着结尾,续集就是《无人知晓》。和宫崎骏的《龙猫》同台竞技,甚至上映日期都一样。现在人们都知道徐克,谁还记得胡金铨?
大学课堂上看过后不敢再看第二遍
洗白二战,明明日本是侵略者装得像受害者一样,应得的
不好客观的去看
我这辈子都不会看第二遍,甚至希望自己就从来都没看过,整整抑郁了3天
她好可爱。“我在给妈妈盖坟墓”。让我回到看《无人知晓》时候的感觉。
拍的相当感人,最后埋葬妹妹那一幕看得我泪目了。本片充分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对老百姓造成的巨大伤害。不要去怪阿姨一家的冷漠,在战争年代,首先要保证自己一家活下去,别人是无暇顾及的。
看过一遍不会看第二遍,结局其实很扎心
致郁系
哭死我了😭
不忍再看第二遍 艺术作品直达人心就是这样的吧
国家政府冲动,受苦最终都是黎明百姓
正视那段历史。兴亡苦的都是百姓。
反战败
小妹妹身上长泡的时候,悲伤已开始蔓延…
日战时期版“无人知晓”
真的太可怜了
补一个评分。记得以前看的版本译名叫“再见萤火虫”?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小时候看过 具体内容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但是依旧忘不了记忆中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心痛感……
把我看emo了
评论区好多愤青啊,看电影就看电影,扯那些干什么。从最普通的兄妹俩刻画战争的残酷,太绝望了。
怎么就是对日本战争片感动不起来呢,电影是好的。
片子里的兄妹很可怜,故事很感人,但是想到战时日本对我们国家做的事,减掉一星。
死去的,是我们的另一半
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是一致的,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与中国的民族败类。
战争之下,焉有完卵. 大多数人都过得太不容易了,男主送走母亲又送妹妹,父亲也下落不明,大环境下不知有多少这样的家庭.
早已不敢再看一遍,战争撕毁一切。
战争太残酷了,太多的家庭失去亲人,希望世界和平!!
有战争的问题,也有自己的问题
战争之下,再无安宁,时至今日,仍是如此,唯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小时候和姐姐一起看的。
反战
不敢再看
无感。。
08年时看过的
他们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日本作为一个侵犯者,却从受害者的角度去讲述这个故事,实在有些讽刺
软糖
我小时候以为这部也是他的
大学的时候看的,在寝室哭的根本停不下来。现在的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是暴裂无声的。
我应该是看过的 我怎么没标记天 改天重温
愿世界没有战争
重庆人不知道说什么。是很惨,那又怎样?重庆可是被无差别轰炸了好几年诶,战争太可怕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很小的时候看的,看完心里酸酸的
每个小小的生命在残忍无情的战争面前,都只能忍受恶果,轻而易举地被杀死。
只是客观的去看,这部动画电影还阔以
看的那时还小,哭的稀里哗啦的
战争带来的只有痛苦,直到现在,甚至未来,人类永远也不能明白,为什么,为什么世界上一直都有战争?
海军军官后代的男主是那个时代军国主义的象征,男主被军国主义洗脑,坚信大日本帝国军队战无不胜,父亲会得胜归来,憧憬着父亲会回来。其接受的教育都为培养战争机器,军官家庭出身的他更是养尊处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国土被轰炸,无数人丧生,包括男主母亲。孤苦伶仃的男主和妹妹相依为命。寄人篱下却遭嫌弃,愤怒之下只能出走,住在防空洞。就算已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也不愿意接受现实,思虑如何好好地利用母亲的遗产,天天过着吃饱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仍盼望着父亲归来。他不事生产,以战养战的想法更可从他和亲戚的矛盾与城市被轰炸时他大叫多炸些两处中发现。最后,父亲所在的联合舰队全军覆没,妹妹饿死,男主无家可归,死在车站。军国主义思想会抹杀身边所有美好,最后是自己的生命
只记得男主一些令人迷惑的作死操作了。
【补】
不能再看,能哭瞎~
很好看啊😭
横七竖八的尸体、堆积如山的难民尸骸、爬满遗体的蛆虫……每一个细节都弥漫着死亡气息,每一个镜头都在预示着兄妹二人的悲惨结局。用来折射战争的残酷和战乱下的人性泯灭。看完这个电影感觉心情很down,久久不能释怀。
补标。
好怪
节子太小太可爱太有礼貌太活泼了太令人心疼了
这个结局把我爽到了…海军军官的孩子们得到这个下场是必然的,出身就是他们的原罪。
虽然但是,日本人也有讨厌战争的,出乎意料的,小节竟然死了,我能感同身受寄人篱下的感觉
是挺好哭的
国之殇 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好!
堵挺
战争是集体的荣耀,个体的悲哀
没想到这么大张旗鼓搞侵略战争,日本人那时候生活还这么好,动不动白米饭的
真恶心又反战败啦
童年的回忆,看的时候压抑极致心痛了好一阵子
哭死的一部电影
上学时有一阵特别喜欢宫崎骏,把他的电影找出来挨个看,当时萤火虫这部混在其中,以为也是宫崎骏的,就看了。。那感觉就像:一路幸福地在微风里骑车漫游大声唱歌,结果快到家了迎风吃了个苍蝇。。
悲伤哀叹
这个好好哭!很好看很好看题材很棒真的很好哭!非常精彩的动画电影!
很多年前看过,今天再次看 感触颇深
好难过
同情不起来
7-8年前看的吧,差点哭死
细腻的画面 战争的残酷无情 物资紧缺下人性的自私 寄人篱下的苦 孩子的少不经事 都能在电影里看到 高畑勲和宫崎骏讲故事给人的感觉确实不同
愿世界和平🙏
和平年代一切都不容易 珍惜
非常感人的一部电影,每次看都泪流满面😭
满篇透漏着:假如当初我们赢了 是不是就不会这么痛苦。
小时候看的,记得太压抑了
战争时真难遇到一个善良的人啊……
“开在乡野废墟上的玫瑰终究还是枯萎了”
战争只有受害者
第一反战动画片,宁静的范氛围更显的战争的可恶,以平静的语调说出残忍的事实
萤火虫之墓很不错的一部日本动画片,真的很喜欢,太不错了。
哭死了
家破人亡,小女孩太可爱了啊
哥哥送走了母亲,等不到父亲,在饥饿中失去了妹妹,最后在绝望中死去,好丧。
愿世间没有战争
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能剩下些什么呢?
太悲伤了。不管是男主妈妈还是节子还是男主自己。战争中大家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是年纪还很小的兄妹。开篇其实已经展现了最好的结局了。不知道人们多久才会淡忘又多久又会回想起来战争的痛苦呢。
看完太难受了,战争真的是让无数老百姓受苦啊,不懂为啥这么高分,阿妹太惨了。
抱歉,这部反战动画片确实很触动人心,但是中国人有什么罪
是一部看完在哭想到开头扔罐头的场景更加悲伤大电影。如果没有清太的自大,节子也不会死,一声声哥哥叫的我心痛,就像导演说的,谴责当时日本社会像清太那样的年轻人。
愿世界和平,愿每个人都能平安长大。
看的人很难受
越看越迷惑,怎么最后还有钱买西瓜,结果妹妹还被饿死了…
小学的一节美术课上看的。
很悲怆
和日本同类题材作品相比,太直露、太浅层、太赤裸。
战争真是好残酷
苦中作乐 人间难得(战争中的弱势群体都去哪了
艺术是艺术,艺术也来自生活。感动是感动,军国主义教育也实在该死。
十分精致的反战电影,战争中最无辜的永远是百姓,愿和平永驻
妈妈去世的时候他没哭,可是当妹妹为死去的萤火虫挖了个墓地的时候,他哭得稀里哗啦。
看完之后还是很憎恨日本,包括日本人。推荐图书: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
小日子总臆想自己才是战争的受害者,却闭口不提是谁发动了战争。
对生命逝去抱有永恒的哀叹,但是我不想从仇恨的泥沼中挣脱
观影时间:2024.3.28 《萤火虫之墓》是1988年由高畑勋执导,辰巳努、白石绫乃等主演的日本动画电影。 影片讲述了在二战后期的神户,因空袭而失去母亲被亲戚家领养的哥哥清太和4岁的妹妹节子在邻组的(二战时期为统治当时的人们而设立的机构)统治下,远离人们,藏在一个洞穴里生活,但因得不到大人的援助而渐渐走向死亡的故事。 止战之殇,唯有和平。
小时候看战争被 吓倒了好久都不能缓过来,那个时候弟弟两岁,我还没上幼儿园
你觉得你们很可怜,可千千万万的清太和节子的悲剧也发生在我们身边,那请问罪魁祸首是谁呢?(ps银行卡里的钱为什么不早点取出来
平庸之恶。反思力度有限,总之是符合观众口味。
不错
他们就这么倔强和坚强着。受尽了嘲讽,也受尽了不公。当旁观时,却无法去埋怨任何人。兄妹俩更多的是守护,却不是活着。就像那萤火虫的微光一样,一夜过去,连萤火虫都离开了。
挺压抑的,战争带给人类的永远是少数人的利益和痴心妄想,剩下的只有生灵涂炭。
接受,悲悯
这他妈谁敢看啊!要死啊
战乱时候,自尊难道比生存更重要吗?与其带着妹妹饿死,不如寄人篱下,起码都有活下去的机会。
几年前看的 给我哭的稀里哗啦……无论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立场如何 受苦受难的百姓总是最无辜的 他们也不该承受他人对自己国家的恶意 也不能替自己国家接受同情……何时世上才能没有战争啊
真的很会画小朋友
抛开政治来说,在饥荒年代这也算一种物竞天择。
看电影就不要和国恨家仇联系在一起了。愿世界和平!
当政治家选择拿起武器去侵略时,枪口对向的不仅是他国,还有自己的平民,但这并不重要,底层人民尚抵不过时代洪流,在他们眼里,轻如棋子罢了。
是个悲伤的故事,但由于立场问题,不值得我们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