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第五章【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第五节“打卡: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

随笔8个月前发布 和风顺路
73 0 0

打卡的弊端

一、动机转移,动力扭曲

一开始,人们的行动动机全都出于学习成长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消退、动机减弱,学习成长的难度逐渐增大,大多数人在意志力薄弱的情况下,都会为了完成打卡任务而不自觉地降低标准,此时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已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完成打卡任务。

人们坚持的动机,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从学习本身转移到了完成任务上,由内在需求转移到了外在形式上。

二、认知闭合,效能降低

单纯地依赖打卡,还会降低行动的效能。

打卡心态的特性:学不到,假装一下;学到了,立即停止。所以单纯抱着打卡这一任务心态去学习,很少会有强烈的主动性,毕竟在任务心态的驱使下,人们关注的是完成情况,对任务本身没有更大的热情。

三、任务心态,身心分裂

跑步时总想着还剩多少时间就可以结束,读书时总想着还剩多少页就可以完成,背单词时总想着还剩多少个就可以完事……这样的心态会使注意力处于分散状态,很难全身心投入事物本身,从而体会其中的要领和乐趣。不管什么时候,身后好像总有个声音在不停地催促:快点、快点、再快点,赶快完成它!

现代人很难获得幸福感,多是因为这种快节奏和急心理,但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何其枯燥,它无法让我们享受过程,只会让身心紧张、焦虑、麻木和分裂。

改变方法

一、用记录代替打卡。

每次学习后只做行动记录,不做打卡展示。

虽然看上去和打卡是一样的,但这样做没有打卡的任务压力,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活动本身,而不是完成任务上。

当然,也无须担心缺少打卡的限制会使自己懈怠,毕竟谁都有向好之心,只要专注于学习成长活动本身,体会其中的乐趣,就能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设下限,不设上限

设置一个很容易完成的下限,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完成目标毫无负担,且此时刚好进入学习状态,精力旺盛,就愿意顺着惯性继续学下去,毕竟此后多学都是额外的收获,心态完全不同,身心容易沉浸,不会顾虑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任务。

这种策略的智慧之处在于规避了任务闭合需求,只要觉得有意思,你就可以一直学下去,直至自己觉得有些吃力。由于没有设置具体的上限,比起打卡模式,新策略的能动性要强很多,而且能动性还是可持续获取的。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